捈五行属什么?
“塗”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读音【tú】一个义项,解释为涂抹。而在《康熙字典》里却有四个字形、两个读音(【tù】和【chú】)和一个意义(涂覆)。 那么,“凃”是怎么来的呢? 在现代汉字系统里,“凃”是一个异体字,它的第一个字形来源于小篆,另一个来源是古文。
《说文解字·水部》:“凃,浊水也。从水,俞声。”“俞”的小篆字形如图所示。 “涂”的异体字字形如上。《广韵》收录了这四个字:“涂、途、涂、凃”。其中第三个字形即出自上面“途”的字形。 “塗”的古文字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这个字形与“俞”的古文字形极为相似,可见“凃”的第一个字形是由“俞”或者“途”演变而来。至于它具体是从哪一个字演变过来的,由于字形过于相近,就不得而知了。
《康熙字典》的编者王睿德认为“凃”字的第一字形是由“途”字改变字形而来;而“凃”字的第二个读音和第三个字形则来自于“俞”字。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关于“塗”这个字的用法,《康熙字典》收录了两个例句:
1.《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君赐命,召伯涂辞”,杜预注曰:“涂,除也。言已诛讨有罪者,以君之命除去之。”
2.《礼记·檀弓下》“涂然草莽”,郑玄注曰:“涂然,犹途途然,自疑无地可容,貌不宁。” 这两条材料都表明,《康熙字典》里的“凃”字包含“涂抹”之义并非偶然。因为,无论是“涂”还是“涂”,在古代都可以表示“涂抹”的意思——只不过“途”着重于“涂”的表面;而“凃”不但包括“涂”的表面,还包括“涂”的里面。
因此可以说,“涂抹”之义正是“涂”或“凃”最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