丵字五行属什么?
丵字,读作zhuó、zhà或yào,是一个汉语汉字,指古代祭器上的灰尘。《说文》中有记载:“丵,蚤也。从艸从白。”其意为草木滋生之处多灰尘。 丵字最早见于金文,字形像一堆虫子,有虫子的地方就有灰尘,故从“蟲”“白”会意。小篆将金文字形中的“白”改为“百”,隶变后写成“者”,至今字体变化不大。
现在用来表示这个意思的词语一般还有“栉比”“鳞次”等词。“栉”是指梳子齿儿;“鳞”就是鱼纹样或鱼鳞状的事物。这些词语的本意也都是形容像梳子的齿儿一样参差不齐的样子。 除了本义外,丵字还衍生出很多含义。比如,因为古时祭祀是大事,所以用丵字来描述在神位前打扫灰尘是很正常的事情,由此引申出了“清扫”“清洁”的意思。
现代中文里使用的“净化”一词即来源于此。又由于古代的祭祀多在冬至和夏至进行,而这两个节气正是阳光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际,所以“灼”字的本义也是“日光直射”。正因为太阳的光线很容易让人起皱或者让器物变黑,所以又引申出了“污染”“玷污”等含义。再因为“灼”是高温的象形,所以又引申出了“鲜明”“耀眼”等意。“灼”还可引申出“明白”“显耀”“热烈”“强烈”等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