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五行到底属什么?

花海蜒花海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煜”这个字,《史记》等著作中作“烛”,《汉书》等著作中始见“煜”。 清·梁玉繩著〈漢書人表〉云:「『煜』音『燭』。」又引明·胡缵宗著云:「『煜』字當從『燭』。」

清·王應奎著〈柳南續筆〉亦云:「『煜』字當作『燭』。」 再查《康熙字典》「煜」字下云:「今字作『燭』,而古字作『煜』。」 查《辭源》「煜」字下的解釋也云:「現字形作『燭』,古字形作『煜』。」 觀此,「煜」古字形當然是「火」字边加一個「昱」。

那麼這個「昱」到底是什麼呢?查《康熙字典》「昱」字下云:「『昱』本作『日』。」再查《辭源》「昱」字下的解釋亦同《康熙字典》。 所以,「煜」的本字當然是「日光」的「昱」。 那麼為什麼要改「昱」為「燭」呢? 查《康熙字典》,「燭」字下云:「(燭)《唐韻》側呂切《集韻》《韻會》《正韻》側慮切,𠀤音阻。【說文】燭炬也。【增韻】燃燭處曰燭台。【前漢·蘇武傳】置於燭邊。【註】師古曰:卽今之蠟扦也。

既然「燭」就是古代點的火把,那麼古人建議把「煜」改作「燭」,是很合情合理的。 至於改「烛」為「煜」的原因,我猜想大概是古人造字時「昱」和「燭」二字形近易混,所以另造一字「煜」來分別行用。 那麼為什麼到了今天,「燭」字反而不做「光」的意思解了呢?我猜想可能是唐朝時候起,「照」、「燭」、「炬」三字混合使用,意思完全相通,已沒有「燭」專指「燒焦的線香」的意思了。而且唐朝時以來,紙張的大量生產和普及使書寫時間空間大大減少,文字的複雜化趨勢越發顯著。如此,古人為求簡便,就索性把「燭」字所有含義都解作「光照」,而將其本義「燃燭」省略了。至於「燃燭」,則另造一「點」字表示。後世沿用至今,也就弄不清它的來歷了。

邰虹邰虹优质答主

五行亦作“五形”,我国古代哲学家用金、木、水、火、土五个范畴指代大自然中的五种基本物质,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之外,任何物质均可被纳入五行之中,因此五行又可指代五种不同的性质。“五行”理论将世界分为五种元素,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与现象都可以概括为五种元素。

而“五行”中各类元素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抑制。“相生”是事物间促进的一面,分别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则是事物间抑制的一面,分别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关于五行的来源《尚书》就有“成金、昏金、熟金、死金、败金”的说法。这里所讲的五种金质,应该是对金的不同性能和表现形式的总结。

在后来流传下来的医方著作中也多次提到过五行。《周礼·考工记》有“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其金赤黄”,这里的赤金指的就是由金、锡熔合的合金。而在“铸金”,加热的过程中,需要有炭火的熔烤(金生火),而炭火燃烧又需有木柴的供应(木生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