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都要全吗?

长孙玉梓长孙玉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含义,可大可小。小而言之,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大而言之,是指整个自然界。所以《尚书·洪范》才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而《周礼·考工记》中所说的“五行”则更广博,“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者用之,传者习之,学者熟之”,把创造物质资料生产的五种技能都包括在里面了。

那么,“五行”包含哪些内容呢?我赞同这样的说法:“五行即是万事万物”(引自李零《五行大义》)。比如,在医学上,五脏被分成五行,与五色、五味相通应,肝属木,其色青,喜酸味;心属火,其色赤,嗜甜味;脾属土,其色黄,甘味入脾;肺属金,其色白,辛味清肺;肾属水,其色黑,咸味补肾。五脏有疾,其色变,其味变,其形变。 又如,在古代哲学里,天地也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东南中西北,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脏肝胆脾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四肢,五音角徵宫商羽,五色青红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都与天道运行相对应。天上飞的是飞鸟,地上跑的是走兽,土里埋的是虫蚁,水里游的是鱼鳖,高山之巅是鸟兽所不能到,所以“人为万物之灵”“行居其间,无所不容”(均引自李零《五行大义》) 所以说,五行就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规律。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医理论、阴阳五行会被认为是一种神秘学说了。因为它的确包含了某种神秘的元素,这种元素就是天人感应。

古人相信,宇宙天体对地球产生的冲击和影响,通过经络血脉传递到全身,从而形成所谓的“天人合一”“人体小宇宙”。而这种观点恰恰符合东方文化“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 所以在解释不清楚现代医学的遗传变异、基因分子等西方现代科学理论的时候,中医用阴阳五行这一抽象而又涵盖万有的符号系统来描述,似乎也更符合国人的思维。

轩辕轩梦轩辕轩梦优质答主

八字用神在命理学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命理名家无不苦心研究其理,呕心沥血。如元代刘基《多能鄙事》中曰:“大抵用神最要,若用神无破无战,则虽命轻贫薄,断其有福可享;若有破有战虽命富厚,断其不能享受”;清代徐乐吾《子平真诠》亦曰:“大抵命格中用神,贵乎有制有生,忌乎有破有战。譬如用官,比劫与之相战;七杀与之相破;皆伤其用”等等,诸多先生之论,可见用神对于断人生死休咎关系重之又重。 究其用神之含义,《渊海子平》曰“用神者,所用之神也,得之为贵人,失之为贱夫”。 徐乐吾《子平真诠》则曰“用神者,谓人命运中有所用之神”。由此可见,无论是贵贱人等,行伍夫子,还是帝王将相,大儒先贤,命中皆有其所属用神。

人生之路有贫富贵贱之分,有福泽满溢、富贵寿考之途,亦有灾厄连连、病苦忧生之路。用神为八字之主神,八字贵贱穷通莫不由用神而定。所以,探讨用神,应从研究人生道路入手。《左传•昭公十三年》:“人生必死,物生必亡,万物一体”。《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人生而神灵,死者精神升天,形魄沉沦於地”。

人生有生有死,有始有终,无论显贵平庸,无论富厚贫薄,生命的循环周流必会归于尘土与冥冥的鬼神世界。人死,命亦尽矣。其生前之所有,富贵也,贫贱也,福禄也,灾祸也,莫不随着那消逝的“形魄”而烟消云散。孔子在《易传》中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可见《易》是三才之道。天地人三才一体而为命。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故圣人因天时,分地利,而制其用。” 故“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由此可见,人在天地之间虽如浮萍蓬蒿,转瞬消逝,但人生路途之穷通却应与天、地、五行、四时鬼神之循环一体周流。“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所谓“卦者,挂也。” 以挂于世界万事之运行,“卦”者,亦可视为用神,即“天下之赜”。卦决定诸事之吉凶,为世界运行之纲纪。“天下之大德曰生” 。用神使人生之路有福寿吉庆,亦有灾殃克害,吉者得其用,凶者失其用。命理学家称为人生大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