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在五行属什么?
周易里面没有五行的说法,五行是黄帝内经里面的。周礼的五德循环也是指金木水火土,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五星。 而在周易里面只有四行,阴阳平衡为太极,阳盛为乾卦,阴盛为坤卦;阳极生热为离卦,阴极生寒为坎卦;阳气盛极而降为巽卦,阴气盛极而上为震卦(其实这里把艮卦和震卦换了位置,应该是正确的)。
所以从五行的角度来说,鲁应该是属火的,因为山东在地理上是属于北方,而火属性是位于南部的。但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鲁又确实属于土德行。因为周人灭商之后,周成王封他弟弟于商王朝的故土,建立宋国,以殷商的旧地为土,而封地之主的姓氏加上土字变成宋姓,可见周人的意思是以土德来封行宋人之政。而到了战国末期邹衍提倡大统,认为宋国属于土行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邹衍得到齐宣王的重用,而他的学说最终也被秦始皇采纳并付诸实行。
秦统一天下以后确立五行郡县制度,将全国的领土分成五种颜色:中央黄色,东方青色,南方红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每个色块里面再分五个州,总共二十五个州。其中东方为青州,正是今天的山东省,属木,正好与鲁的特征契合。 所以我觉得鲁还是属土的比较好,只是山东人在性格方面更象南方人而非北方人(我指的是中原地带的人)。他们不像燕赵之地的人那么豪放,也不像关中的人那么内敛,而是给人一种精明、务实的印象。
鲁字,从鱼,路声。《说文》作《鲁》,按《字汇补》“鲁是鱼名,有虎文,大者重百钧有馀”记载可知,在古人的观念中,鲁本是种大鱼。在甲骨文中没有鲁字,金文所见形体有两种:为会意字,右边是鱼,左边是捕猎之器。鲁即取意为捕猎之鱼。还有一种形体,从“鱼”部,而右半则未见确诂。根据金文字形分析,鲁字本是地名,即《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鲁,坟墓也。”杜预注:“鲁,周公所封。”之鲁国。
鲁字除地名、国名外,用做形容词,表示迟缓、蠢笨的样子。如鲁莽、粗鲁、鲁钝、愚鲁等。《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是“知”,即“智”,与“愚”,“鲁”二字相对的意思。鲁字表示“缓”、“钝”义,是晋以后的事了。用作人名在唐朝开始增多。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就是唐宣宗追谥的。
属五行金,鲁字的本字为,按《说文》解释:“,捕鱼器也”。按甲骨文字型为捕鱼器加上捕到的大鱼。《左传隐公元年》:“称郑伯,讥名郑志,不言出奔秦,阙义也”,意思是说郑伯被国人赶出郑国,郑伯本欲奔秦,但因路上鲁国对他热情款待并留他下来,遂止鲁。所以鲁有热情待人之意,又有阻止奔走之意。《论语微子》篇中孔子称赞宁武子“其愚不可及也”而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却被人称之为“鲁”。
用作人的名的字多用本字,鲁本是国名、地名,后转为“缓慢”的意思,古代的五声音之一。所以给女宝宝取名为鲁,有金石为开的意思,也含有稳重、沉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