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字五行属什么?
“皓月”的“皓”字的五行属性为“木”,“月”字本身五行为“木”,所以“皓月”二字的五行为“木木”。 当然,“木”的五行属性中又分“阴木”“阳木”;
而“月”也有“阳月”“阴月”之分(农历的每月初一至十四日为“阳月”,十五日至月末为“阴月”),这一点与农历的每个月都是三十天或二十九天(小月)有关,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月令”了解一下。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古代在计算天干地支的时候,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地支分别对应“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七个,即“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子辛丑……”以此类推;
其中“甲丙戊庚壬”五个天干对应的干支就是“阳支”,“乙丁己辛癸”五个天干对应的干支就是“阴支”。 而“月”字属于“阴支”,所以它的“五行”属性除了随“日”的“五行”属性之外,还有“阴”的一面; “星”字同样如此,所以它与“月”字组合在一起表示“明月”时,也就是一个典型的“阴阳结合”的组合了——当然这个“明”字也属于“阴”的一方面,所以这样的组合其实还包含了“阴阳阴阳”的结构。 另外再补充一点关于“月”的文字知识:“月”在古代写作“闕”,读音同“雀”——它像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孔雀,而孔雀开屏时的图案就叫做“月月”。后来简化成“月”之后,它的左半边仍然是“阙”,因此有“缺”的意思 ——这里的“缺”指的是古代祭祀用的玉器中一种叫做“璧”的玉饰,它圆而又薄,中间有一道横线,就像是一扇被打开了的门,所以“缺”的字形演化也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缺一(闕一)”“缺一(闕一)”“缺三(闕三)”…… 由于“缺”、“朔”二字现在都通用,所以一些文字资料中“朔”与“缺”经常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