栰的五行属什么?
“栰”,读作“fá”。《玉篇》曰:“栰,木名,可作薪。”即今之“枫树”也。 “枫”字,金文作“枋”,小篆作“楓”,隶书作“枫”、“楓”或“檒”;《说文解字·木部》:“楓,枫木也。从木,聲。” 其本义,指“枫香树”(《周礼·地官·序官》注),亦称“枫桦”、“风桦”等。 又引申之,凡似枫叶而稍小的树皆谓之“楓”,如《山海经·南山经》:“(山)多棪木,多有鳳皇。”郭璞注:“棪木,楓木也。”
又引申之,“楓”还指木制的船或竹木做的筏子——“栰”也。《诗·大雅·大明》:“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郑玄笺:“伐柯者,斫其末而取之。”孔颖达疏:“‘伐’谓斩下,‘柯’谓枝条。”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詩》‘伐柯’,《傳》曰:砍其末以取干。” 可见,“伐柯”即今天所说的“砍梢”或“砍桅”。《庄子·秋水》:“河伯以为未始有尺,而忘其所以乘舟。”此“尺”即指舵杆。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操舟覆舟,风涛汹涌,蛟龙出没。”此“舟”指渔船。
由“楓”还可以引出许多形声字来表示与草木有关的器物——凡带“楓”偏旁的字大多与木有关。如“枋”字,金文作“豐”,小篆作“枋”,隶书作“枋”或“枋”;《玉篇》曰:“枋,树名。”“榿”字,金文作“榶”,小篆作“榿”,隶变作“��”;《集韻》曰:“榿,木名。” “柟”字,小篆作“柟”,隸书作“楠”,繁体作“柟”;《說文》曰:“柟,木名,或作枏。”“柀”字,小篆作“” 还有“檜”、“檘”、“栌”、“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