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属什么五行属性?
姓名:诺
笔画:16
五行:木(主)金(次) 康熙字典笔画:27 【子集】【乙部】 ·康熙筆画:27 ·部外筆画:22 諾字从言,表示與說話有關聯;從乙,表意取自“天無二語”之意。
《說文解字》段玉裁注云:“《春秋》曰:‘天子無二語’,謂宣王使韓宣子訪魯僖公,復命而賦《蓼蕭》。詩曰:‘蓼彼蕭斯,零露湑爲。既見君子,我心寫爾。』又曰:‘君子無二’。禮記曰:‘孔子適周,陳明堂,觀禮。’又曰:‘孔子時其亡而徵之,還歸而后去。’此皆一陰一陽、一剛一柔配合之義也。”“若”字古音nǎo,《說文》云“若,順也”,本指顺着事情發展的樣子。
由於名稱是人們對某一事物的稱呼,通常都是通過眼睛看的(相),耳朵聞的(名),嘴巴說的(言);所以,古人认为名字最好要有聲、有色、有形,能聽、能看、能說,即要具備五行的属性。
五行學說就結合在起名字上。 例如: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名字的由来,就是因為他父親夢到有人给他送了條大魚,第二天就生出了端木賜。端木賜的名字就取意於魚,屬水。又由于“魚”属于吃粮食的鱼类,所以他的字“賜”也有食粮的意思。
再如《論語•泰伯篇》中,吳起的名字就因母親懷吴起時梦见長着長鬚的男子把自己扶起來,所以給孩子起名為“起”。
诺的字义五行属水。水字的字义通常与江、河、湖、海等自然景观相关,代表流动,通达,能调节和滋润,为万物带来生机。
此外,水在汉字的文化含义中还常用来表示智慧。诺的详细字义:(1)(形声。从言,若声。本义:答应,应允)(2)同本义。也用作对话时一方的应答语诺,应也。——《说文》周有大赉(赐),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常,而令人也。于吾言无所不诺。——《论语·尧曰》。皇疏:“凡事皆对。”诺,应也。——《诗大序·风》正义(3)又如:唯诺(随声应允;附和);诺诺(答应之声):诺诺连声;诺令(应声的命令);诺必(允诺的言语)诺为松柏诺为花。——《幼学琼林》又如:诺旨(应允意旨)诺大(4)承诺,诺言。如:许诺(用话语答应人);践诺(履行诺言);一言九诺(诺言极可靠,其价值之贵重犹如九倍)。诺文字源流:“诺”字在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都没有发现过实例。一般认为,这是一个从“若”声的形声字。“乃”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成为常用字了,其意义主要有二:一是“汝”字的系联词,二是“及”、“又”等意义的疑问代词或指代词。“诺”也许就是“乃”或“乃”的本字。许慎《说文》把“诺”解释成为“应也”,这显然是根据后期用法作的诠释。本字,是在造字之初的用字阶段,一个形体所代表的具体的字。同一个形体往往具有多个意义和读音,形成多音多义字。后来逐渐分为多个字,本字以外的字便称为后起字、分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