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怎么用五行表示?
首先明确一点,《周易》没有“时空”的概念。在《周易》的语境里,“时”是指四时(年),“空”是指空间。
“时”的问题比较简单。古人根据太阳周年运动划分二十四节气,再用干支记录年月日时,这样就形成了干支计时法。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空”的问题要复杂一些。
《礼记·月令》记载了古人对太空的观察,用于解释月令的来由和意义。不过这里面的“空”并不是“空间”的意思,而是指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这种运行轨迹用现在的话说是“运动轨道”。
古人把地球公转的运动轨迹称为黄道,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迹与黄道相交成的一个平面称为白道。黄道和白道都有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就是地球公转轨道的最大密度点,也叫“近日点”或“远日点”,以此形成的两个象限分别称为东、西两象限。 根据对星空的观察以及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古人总结出一套“观象授时”的方法并制订了一套相关的仪式规范——这套方法被记录在《周礼·春官·司巫》中: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每年三月春分,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这就到了播种的季节;七月大暑,北斗七星中的魁星升起,这时夏收结束。 具体的做法是,由司巫根据北斗的方向来指挥百官的活动并进行相应庆祝,同时通过占筮来决定某项活动的吉凶。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古人在做重大事项的决定之前,往往通过卜筮的方式连续举行几次仪式以确认结果。 如果第一次筮得吉卦,接下来就可以按照仪式规定进行下去了;如果第一次筮得凶卦,则需重新择日子再行一次。 在实行五行的过程中,由于金木水火土的方位各有不同,又衍生出了方位五行。 比如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间属土。这样,季节与方位结合起来,四季便有了东南西北四极和正中五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