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行业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总结出来的,对认识宇宙运行规律的一种尝试和描述: 木,具有生长、生发、伸展的特性; 火,具有炎上、向上的特性; 土,具有承载、受制的特性; 金,具有收敛、肃降的特性; 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 自然界中有着丰富的五行相生相克的体现。
在地理环境方面,我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形成了树木的生长方向大多是由西向东,南坡比北坡更适宜种植果树,河流的入海口往往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适宜耕种……这些都是五行的生动体现。 在天文方面,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只有地球有一层厚实的大气层,其它星球表面被宇宙射线猛烈轰炸,温度很低,只有零下几十摄氏度或更低,不适合生命存在。而地球拥有大气层这一“保护伞”,使得地球上形成了适合生物生存的良好气候条件。 中医理论中,人体气血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变化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春季养生重在养肝,夏季养生重在养心,秋季养生重在养肺,冬季养生重在养肾,四季养生贵在保养阳气。 可见,“五行”不仅是古人用以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也是古人用于指导日常生活的哲学体系。
那么,为什么将气象行业归为“土”呢?这主要源于古人在观察太阳系时发现的“水星逆行”现象。 当“水星逆行”出现在春分(3月21日左右)前后,由于火星距离地球较远且亮度差不足以覆盖火星本身的光亮,因此人们无法观测到它。此时,在春分这个昼夜平分、阴阳平衡之际,大自然似乎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天气回暖,冰雪融化,江河湖海水量增大,大地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态,人的肝气旺盛而冲动。但过了春分后,随着火星逐渐进入视野,人与大地都随之激活起来,阳气渐盛。
而当“水星逆行”出现在秋分(9月23日左右)前后时,情况正好相反——此时火星距离地球最近,亮度最高,几乎覆盖了整个火星表面。人们容易受到它的扰动,情绪起伏较大。如果恰好遇上沙尘暴或其他极端气象出现,人的身体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黄帝内经》说:“中央生湿,湿生土,土地生万物。”由此看来,将气象行业归为“土”似乎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