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属于五行属什么?
姓,作为姓氏用字,其五行属性由祖先定的,不可更改;而氏作为地名、爵位或姓名用字,则取决于金木水火土的多少而定。
《洪武正韵》:“凡姓各随本郡所出之字以定五音。”即指汉代以来的旧姓。明代方以智在《通雅·姓氏》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些旧姓的五行属性:“汉书方言,蜀谓五十为‘武’,吴谓五十为‘虎’,楚言五十曰‘武’,皆取‘数’之意。……故扬雄蜀王本纪赞,称李冰功,曰‘滋蔓浩大’,言其多也。又按许慎说文解字,蜀谓‘武’曰‘𤣥’,吴谓‘武’曰‘戊’,楚言‘武’曰‘午’,是知吴楚之民,以五数为‘武’。然则姓有取五十之音者何也?盖以其地为姓,因地为名;地之名,随其方音而转。如巴蜀之称‘武’者,‘伍’也;淮南以南谓之‘吴’者,‘吾’也;江淮之间‘武’作‘五’。”由此可知,姓氏中的“武”“吴”“肖”“李”等姓,其实来源于不同的古地名,因此它们的五行属性也就因来源地不同而各具特点了。
至于周代以降的姓氏,由于它们大多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根据自身的意愿随意选取的,所以并无固定的含义。这类姓氏的五行属性更是因人而异,无法确定。
姓和氏是密切相关的两个语义单位。现在人们常说的姓氏、改姓更名、寻根问祖就是这种密切关联的反映。“姓”字从人从生,说明“姓”是人口的标记或记号。它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其文字本身就有女字旁。当时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的婚姻关系非常稳定,一般不变,所以“姓”自产生以后比较稳定,不易变化。中国古老的姓大都从女旁,在当今的常见姓氏中,仍有许多女性字为标记,如姜、姒(si)、姬、嬴(ying)等,就是典型代表。“氏”字从木从十。木主枝干,十指分枝。“氏”字的本来意义是“标识树木的分支”,引申意义是“标识人的分支”。“氏”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是阶级不平等社会的产物,它附属于“姓”,是“姓”的分支。一般说来,只有贵族才有氏,平民和奴隶一般没有氏,有氏的人如果失去了贵族地位和权力,其氏也随之消灭,例如孔子的学生司马耕(字子牛),就是贵胄没落而仍存古风的代表人物。春秋以降直到近现代,随着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和科举制度的推行,氏对于姓的附属性日渐削弱,甚至成为姓的同义词。姓和氏经过商周时期的分立,到秦代实现了合流。汉代因秦而起,姓氏合流已不可逆转(尽管有的仍分姓氏),故合称“姓氏”。
姓氏属五行
中国人所取的名字往往有明显的避凶趋吉的目的,这一点在许多文化特征里面都有所反映,在姓名文化中也不例外。所谓吉利的名字,往往有喜庆祥和、高官厚禄等积极象征意义,不吉利的名字往往有凶险、破财、刑罚、夭折、穷困潦倒等象征意义。为了追求吉利的象征意义,名字往往有字音、字形、字义、笔画等方面的禁忌,而名字吉祥如意的象征意义也是建立在字音、字形、字义、笔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