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字五行属什么?
腐,会意字。“石”表声;“甫”指未加工的玉。“石头里的玉”(璞),本义指的是“玉器中包藏着的石头”。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石”“玉”“甫(fǔ)”的关系。“石”字中间的一横代表的是“玉”,而“玉”字中间的竖线代表的就是“石”了。所以“石”“玉”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由“石+玉”还会衍生出另一个字——“碎”[suì]。《说文解字》中对“碎”的解释是:“破也。”也就是说“碎”就是“石”“玉”相碰撞而毁坏的意思。因此用字时应该格外注意。
此外还有一个与“肤”同音的字——黼。它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黑色和白色相交的画,用来祭祀或记功。 以上提到的字都属于“广韵”“集韵”等上古音系统中的去声“末”部。这个部位的字的发音在古代都是相似的,因此容易混淆。
比如《礼记·檀弓下》中有这样的文字:“君赐食,先尝之;君赐衣,先试之。”这里的“食”读作sì,“衣”读作yī。这两个字现代读音相同,但古音不同,属于不同的字。
五行的相生顺序为:木→火→土→金→水→木。相生说明五行元素之间的促进关系,比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顺序为:木→土→水→火→金→木。相克说明五行元素之间的制约关系,比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属腐字的字都属于五行木字辈。
1、【腐蚀】 腐字组词,本义指通过化学作用或生物作用,使物体逐渐消耗破坏。如“潮湿的土壤能把铁腐蚀掉”。比喻人身上的坏思想、坏习气等在受外界坏的影响后,也慢慢发生变化。如“贪念滋长会腐蚀人的意志”。
2、【腐烂】 腐字组词,本义指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而使物体(多指植物)体内的有机质分解释放出氢、氧而变成恶臭的、易腐败的或易流动的物质。引申指团体、意识、思想等的败坏。(侧重于从内部分解)如“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再也统治不了中国了”。
3、【烂疮】 腐字组词,亦作“烂创”。亦作“烂疮”。溃烂的疮。《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痈疽发背论》:“痈疽发背是烂疮,皆因焮肿不举发。”《西游记》第七六回:“ 通天河 ,通天河 ,彻底清凈烂泥河 。”《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 赵金哥 ﹞将那血淋淋的尸骨托在怀里,抱着那坟前的墓,连哭带喊的说道:‘……这都是我把你累的烂疮的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