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结合天干怎么生?

邴福贵邴福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从小对易经八卦、阴阳五行就很感兴趣,后来学了命理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 《五运流年》中记载,“木逢春天,火遇南方,土居中央,金到白乡,水是冰雪寒川”这个说的就是天干在四季中的变化情况,每个季节7天,共计28天,然后循环往复。 这里说的春季并不是我们平常认为的春季3个月,而是指立春之后的7天内,雨水、惊蛰期间。

夏季不是从立夏开始的,也不是从芒种开始的,而是从小满开始到立秋前的7天,这段时间内属于夏令,是万物盛极而衰的时代,也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期。立秋之后天气由热转凉,进入了秋季。 立冬之日,太阳由赤道进入北极,气候渐渐寒冷,小雪大雪冬至数九,都是寒水冻土的过程。立春之后大地复苏,万物复苏,这是一个新循环的开始。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个季节各有特点且相互联系。 春天是生长发散的季节,草木树木发芽成长,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让身体处于收敛状态,要释放能量,促进生机。

夏天是主热的季节,万物茂盛,骄阳似火,此时应该晚睡早起,避免阳光直射,注意防暑。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阴盛阳微的时期,“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不足者,补之以运动”“损其津液,多食咸以润之”这是秋令养生的基本原则。

冬天是收藏的季节,草木枯萎,动物休眠,这时我们要早睡晚起,闭藏精气不必过度消耗。 这么看来,五行相生其实就隐藏在天干的变化当中,春天水木旺盛,水生木,故曰“木旺于春”;夏天火土旺盛,木生火,火生土,故曰“火旺于夏”;秋天金生水,且阴阳渐消长在秋分达到平衡,故曰“金旺于秋”;冬天水结冰,冰冻万物,故曰“水旺于冬”。

曾维颖曾维颖优质答主

1、木,甲、乙木:甲为巨木参天,深根固本,其性坚,故甲木代表高大、坚实之木,如松柏或楠木之类;乙木则不然,无坚硬之性,不能自立而容易顺从别的物体,所以称为弱木。又由于其独处于春季,没有群木相助,所以又称为无依之木或者曲木、藤木。

2、火,丙、丁火:丙丁火是纯粹之火,太阳之火。因为火的本性也离不开阳光,假如没有阳光的照耀,世间万物也就不会生火了。丙火是干体离象,外明而里暗;丁火即是丙火的光辉。其气虽极明极热,但无太阳之体,所以又称为萤烛之光。单独看起来,其光虽微,然而无数个丁火聚集在一起,并非甲木所能克制。

3、土,戊、己土:戊土是坚硬之土,也就是城垣的土,不是平常的散在之土,这种土是人采取自然的石块、泥土等堆砌而成的,它的坚固程度,超过了一般的散在之土。己土与戊土正相反,没有坚实的本性,就是普通的散在之土,是平常我们随处可以见到的。

4、金,庚、辛金:庚是指由矿石中冶炼出来的金属,这种金属坚刚而有刃,带有明显的棱角,是具有较强锋芒的金属,称为钢铁。辛是柔而不刚的金属,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一些装饰品,又因为它的来源为金矿之类,所以称为“顽石中之金”,是藏在土石之间尚未被人开采出来的金子。

5、水,壬、癸水:壬是流动而且清澈之水,其势盛大而通达四方,所谓“壬水通江”,就是对此而言;癸乃渊池之水,是聚止而成的,其本源并不大,所以水量也不太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