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那个多了好?
首先纠正一下,五行“多”是不存在的。 五行相生相克是必然的,没有多这一说;如果出现了某一行过多的现象,就说明五行之间失去了平衡,是一种病态,需要加以调节。
金木水火土,本来就没有什么孰轻孰重之别,只是性质不同罢了。有人说,土最实在,所以土生金;又因为金能生水,水又多,所以土最实。这是以偏概全的看法。其实,土只要不被火克太厉害,就不算虚,当然,也不那么实。水多则木飘;金多土变;火旺无水,则土乾。
在人的命理学中,同样也没有哪个属性是多余的。比如一个人八字中土特别旺盛,缺的是水和金,那就应该取水木为用神,以金水为忌神。这时有人就说,这个命理中土太多了,要克水了,是不是要多用水呢?其实不然,克是指克制,是不好的意思。而多指多余、过剩的意思。如果命中缺土,自然就要用土,但土太多,就应该克去一部分土才是。 所以说,五行中根本没有多少之论。
另外,五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古人把这种随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五行的特性叫“五行周流”。
在五行中,五脏各有配属,如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等。木克土或土被木克都程度适宜而且平衡时,人体是健康的。倘或被克之土本就虚弱,克者之木又很旺盛,木土失衡出现了病象,治疗中就应抑木扶土,使木不克土而土旺能制约木,在这种情况下,木(肝木)是病, 土(脾土)是不病或病轻。
倘若病人被克之土不虚,而克者之木过盛,出现木旺乘土的病象,治疗中就应泻克者之木,使木不乘土,在这种情况下,木(肝木)是病,土(脾土)是不病。若病人是木本虚弱而土反过旺来侮之,导致木被土乘了,治疗中就应抑土扶木,使土不侮木而木旺能制约土,在这种情况下,土(脾土)是病,木(肝木)是不病。
总之,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是维持人体内部和外界环境生理功能的机制,是协调脏腑之间关系的基本条件,即木旺能克土,土能制约木,木克土是程度适宜,相生相克是平衡协调的。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失调,木无制而过旺,土无克而太盛等,必然破坏阴阳平衡,导致五行不稳和生理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木乘土、木侮土、土反侮木都是病态。因此,相生的母病,子必来救,母病及子,必须子母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