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民国属什么?
“民国”的“民”字,古文字结构,上面是“辛”,下面是“一”,组合起来是“刑”的意思;“国”字,上面是“口”,下面是“戈”,组合起来是“罚”的意思。 “民国”两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刑法(或惩罚)所有的人”。这显然是一个中性词。但是,如果再加上“共和”或者“民主”,意思就变得非常正面了——“共和”的“和”字,中间是“口”,两边各是“十”,组合起来就是“和谐”、“和平”的意思。
“民主”的“主”字,古代写作“自主”的“主”,意思就是“自我做主”……连在一起就成了一整套理论了。 至于这整套东西是怎么来的,这里不展开叙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汪康年所著《新方言》。
民国时期有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的动乱之中;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前30年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并进行社会改革、经济建设,成为世界强国之一。蒋介石统治后,发动内战,使中国处于战火之中,并最终失去大陆。中国民国建立于1912年1月1日,覆灭于1949年10月1日,民国寿命总共为37年,而民国的纪年从中华民国元年开始到中华民国三十八年结束。
民国时期五行属“火”
有专家称,民国时期五行属“火”。干支纪年中,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民国”国字的繁体字拆开成“口、民、一、兀”四个字,对应的笔画数为4、5、1、5。“口”字的“四”对应干支纪年为“巳、亥”年。民国期间的起止时间是从1912年到1949年,从干支纪年看,起止时间包含了“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戍、癸亥、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和癸末”共计30个年份,其中也包含了两个“巳年”和“亥年”,即“丁巳年”和“己巳年”。“丁”属火,“巳”字五行也属火。由此可见,民国时期的两个“四”字年的干支纪年均为火年。“民”字的“五”对应干支纪年为“辰、戌”年。在民国历史时期包含了三个“戌年”,即“癸丑年”、“己巳年”和“乙亥年”,戌年属金。在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中,金克木,木生火。
“兀”字的“五”对应的干支纪年也为“辰”年和“戌”年,其推理方法同“民”字一样。民国时期包含了三个“戌年”,分别为“癸丑、己巳、乙亥”,其中“己巳”为“土年”,按五行,土生金,金克木,金被克则火克金,这样戌年对应的五行还是为火。这样看来,从繁体“国”字中的“口、民、一、兀”拆分,只有“一”对应的“干支纪年”为“子、午”年,五行属火,其他“口、民、兀”三个字对应的干支纪年中,包含“四”字和“五”字年的干支纪年为“亥、巳、辰、戌”年,这两个字对应的干支纪年除“子”、“午”外,其余的也多为戌、辰、巳和亥年。综合分析,民国在“干支纪年”在木、火、土、金和水生克规律中,除了在木旺年和水衰年外,在“火年”、“土年”和“金年”中都不顺利,要么出现内乱,要么出现外战,总之动荡不安。“火年”是民国历史上最不吉利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