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方面属于五行哪个?
从中医基础理论讲,人体是阴阳五行的合一整体。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如心分阴阳、肝分阴阳等;五体(筋、骨、脉、肉、皮肤)属阴,五志(思、忧、怒、喜、悲)属阳;五液(汗、涕、唾、泪、涎)亦属阴,五劳(体力、脑力、房事、忧郁、饥饱)为阳;五脏之病各有其阴阳属性,治疗上也就有补有泻了。 五行则是用五行特性来区分自然界各种事物及其属性的。
金:指西方凉燥之金,具有清肃、收敛的特性。
木:指东方生湿之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
水:指北方寒水,具有滋润、下陷的特性。
火:指南方热火,具有上炎、外泄的性特。
土:指中央湿土,具有升运、承载的特性。 人体脏腑组织,如形体、官窍、筋肉、毛发等等,均各有其阴阳属性。其中以脏为阴,腑为阳;肌肉为阳,脉管为阴;筋骨在外,肌肤在内。同样,精神情志活动,也各有其阴阳属性。
而自然界万物及天气现象,也同样有着阴阳五行的划分。如天空,白天为阳,黑夜为阴;热天为阳,冷天为阴。风是阳,雨是阴。太阳是阳中之阳,月亮是阳中之阴。
总之,不论你是想养生保健还是想治疗疾病,都离不开阴阳与五行这个宏观框架。这就是古人智慧,也是中医的基础,学习中医必须从这入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木、火、土、金、水五个字被看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物质元素, 称为 “五行”, 它们之间存在着既相生又相克的关系。人是宇宙世界中的一部分,在体内同样存在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和它们相生相克的规律。 这五种物质(气)被称为 “五脏”, 依次对应于肝、心、脾、肺、肾, 它们是人身气机运动中五个不同的阶段和五种不同的物质(气)状态, 五脏又通过其外荣于体表的 “五官” 形态,与外界的风、热、湿、燥、寒 “五气” 相沟通, 构成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木:在自然界与春、风、青色、条达疏泄等相配;在人体则与肝、胆、筋、目、爪等相属;在病邪则与风邪等相配。
火:在自然界与夏、热、赤色、升发等相配;在人体则与心、小肠、血、脉、舌等相属;在病邪则与热邪等相配。
土:在自然界与长夏、湿、黄色、化育等相配;在人体则与脾、胃、肉、唇、口等相属;在病邪则与湿邪等相配。
金:在自然界与秋、燥、白色、肃降等相配;在人体则与肺、大肠、皮毛、鼻等相属;在病邪则与燥邪等相配。
水:在自然界与冬、寒、黑色、闭藏等相配;在人体则与肾、膀胱、骨、发、耳等相属。在病邪则与寒邪等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