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中五行属什么?
五行的划分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阴阳和五行。 《黄帝内经》中说到“阳化气”、“阴成形”,这里指的就是阴阳,而物质实体就是阴形成的,功能就是阳化气的。所以,人体阴阳是相对静止的,形体是不断运动的。 那么如何划分这些运动着的人体呢?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五行这个工具——把五方、五味等划分为五类,再把五类的属性推及到其它各方面。五行是古人认知事物的一种方式,它具有广义性、笼统性和抽象性等特点。中医理论中讲的五行不是特定的一个或一组,而是一个范畴,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形式和数量,所以能够灵活地应用于各门学科。
比如《黄帝内经》中讲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的“形”就可以划分到五行之中,因为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相反,“神”就是无形的状态,属于阴阳中的阳气,它是功能的表达。人的形体是由阴精所构成的,精神(功能)是由阳气(元气)所表现的。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讲的人之五行,也是正常人体应该是什么样的五行状态。
如果人的形体缺乏了某种金属元素,中医理论中就会认为它的五行欠缺,也就是缺少形成形的物质基础,人就不能正常的生长(长大长高),这是缺什么补什么的补偿理论。如果一个人的形体过于亢盛,比如说身体过高过大,中医就会认为它的五行太过,就需要削弱它的功能,让它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反过来,如果一个形体矮小瘦弱的人,却有一个非常强壮的功能,这就不符合正常的五行生克关系,就要削弱它的形体,让它的功能恢复到正常情况下来。所以说,中医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的,它的作用也是从整体调节人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