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在五行属什么?
《说文》中有载,“励”字古写作“砺”,金文作「」,篆书作「」、「」。小篆的字形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基本相同。 关于「勵」字的本义,《康熙字典》引《正字通》曰:“礪,磨刀石也。”《辞海》也说:“礪,磨刀石。”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礪部》中則有更详细的解释:“礪者,磨刀石之別名。以手撫之,其理細而潤,其勢厲;以石礪之,其鋒利且速。” 可見「勵」的本義是「磨刀石」。由於古人制刀需先用石材鍛煉,因此「砺」又引申為「刀具」。再後來,引申為「凡刃皆稱鐿」。
《爾雅·釋器》載:“觔犂,鐿。”“觢貍,鐿。”郭璞注:“此二獸所銜鐵鉋能礪刀,故得鐿之名。”李巡注:“釙犁、齟貍,兩獸銜鐵鉋,所以礪劍。” 另外,因為古代製紙的原料主要是竹葉,須經蒸煮去酸才可用以曬製纸张,這個過程就叫做「礪紙」或「鍛紙」。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大神兽,分别掌管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而青龙居东方,东方有木,木生火,位在南方,主色为红,象征温暖。所以青龙、朱雀代表的是春夏,属阳;而白虎居西方,西方有金,金生水,位在北方,主色为黑,象征寒冷。所以白虎、玄武代表的是秋冬,属阴。后来,由四神掌管四方演化出四方之神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东西南北,即为东方之神“青龙”,西方之神“白虎”,南方之神“朱雀”,北方之神“玄武”。
朱雀又名“朱鸟”,是代表夏季的南方之神。它的身体是纯朱色的,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在传统文化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因由天上星宿曜观而来,所以分别统掌“苍、皓、丹、玄”四方天庭,进而分治“青、白、红、黑”四样人间社会,其象征的五色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色。在五行学说中青、白、赤、黑,分别代表水、金、火、土,而“朱雀”因为五色之火,是象征炎炎烈火的神鸟,所以居于中央,代表“土”,并与天干和地支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