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形结局是什么?
1979年,一位摄影爱好者发现一座废弃的庄园,遂带了朋友一同去探险,在他们的闪光灯和好奇心的驱使下,这具丑陋又古老的尸体重现了人间并复活,随之而来的是杀戮和血腥。
影评
《异形》的鼻祖《怪形》(1982年)的导演约翰·卡朋特在80年代共拍摄了5部惊悚片,这是他的开山之作。由于是处女作,所以还比较生硬粗糙。
影片的前三分之二是纪录片式的写实风格,但过于冗长乏味,把最出人意料的怪形的本来面目放在了最后,前面不停地铺垫它是什么,把问题提了出来但不解答,使观众有看下去的欲望。前面的情节主要是围绕主人公去北极考察(找外星坠落物体)写实的交代过程。中间的三分之一是发现外星生物体并带回住处后的反应和发现。结尾的三分之一是怪形从一人身上的下来后的演变和主人公的奋力抵抗。
关于影片的主旨,有不同意见,我更同意是一种基督教式的象征,外星生物代表罪恶,人类没有发现它还相安无事(主人公对女助手还暗生情愫),“发现”后,罪恶就缠绕不放了。
此片与《异形》、《宇宙怪客》相比,情节没有那么紧凑,但更惊悚,恐怖程度不亚于希区柯克。外星生物(怪形)的造型极其精彩、逼真,而且影片最后还揭示了怪形的真相,但中间怪形变换后的某些面目过于抽象,不易于理解(比如变成一种类似长着人嘴的巨大血滴虫的东西)。希区柯克的高明之处在于“让所有东西看上去比它们实际上的情况更糟”(例如《后窗》),而此片走的是实证派路线,通过真实的画面与音响效果来制造恐怖氛围。
此片的镜头比较生硬死板,和《德州电锯杀人狂》等B级片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也许是约翰·卡朋特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