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的五行是什么?
“采”,在《康熙字典》中有这样一条解释: 采,七财切,音才。《集韵》云:“本作纔。”“纔”字条下又引汉应劭《风俗通·声音》:“初言者,如君子发端,取其辞之浅;纔言者,如小女子害羞,取其言之卑也。今俗以纔为采。”据此,“采”为“纔”之异体字。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采”字的五行为木。 但是,“采”还有另一个来历,出自《说文解字》: “采”字下《说文解字》原文如是:“采,拾取也。从手,宰声。”徐锴系注:“凡手探物曰采。”“采”之本义即伸手采摘,这个动作必然离不开手,所以“采”的五行属于土。并且,因为用手采集,所以“采”字的五行属性还带有火的特征。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采”字五行属水,理由是此字来源于“采”的本义“采集”。古人采集活动主要在水边进行,所以“采”的字形演变中加入了“水”。用这种观点来判定字五行,往往适合于形声字和会意字。但“采”是形符声符都不含五行的汉字,所以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以上意见供参考。
采
cǎi
火
康熙字典笔画:13。
本义:采摘。
“采”的拼音是cǎi还是cāi?“采”字,大家都熟悉了,《新华字典》释为1、摘取:摘~。~茶。~撷。2、精神,神色:~气。~旺。神采奕奕。3、采纳:~纳。~信。~择。4、某种形式的表现:风~。装~。样~。5、[采蘩]多年生浅-root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子宽大,柔毛浓密,开紫花,果子小而黑,如颗粒,茎、叶可喂牲口,亦可作肥料。通称“水艾”、“大头菜”、“水蓬蓬”。也叫“白蒿”、“螃蜞菊”。
以上这些解释都完全正确,但有一个大问题,“采”字应该怎么读?《新华字典》标的是 “cǎi”。但“采”字在先秦古书里,却另有“cāi”的音读,如《诗经·周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采蘩,于涧之中;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彼之帽,免诸辱也!”这里的“采”字就应该读为“cāi”。《说文解字》采字下即有“采”字,“采”是“采”的古字。读cǎi,为“采”的声训。《说文叙》说:“谐声依类象形,故可辨耳。”“采”为“采”的谐声字,所以,“采”字读cǎi。
那么又如何知道采字有cāi的读音吗?《说文》说:“采,音哉”,“哉”字下面有注“采,本作采”,也就是说cāi这个音,就是从“采”字读出来后又加注别的字,后人又按声符造字。“采”是“采”字下加一个声音符号哉,就是采字的cāi的读音。
有cāi的读音,但不等于cāi可以代替cǎi的读音,《说文》说“采,采也”,说“采”就是“采”的意思,可见cāi和cǎi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