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五行属于什么作用?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世界本原的一种认识方法,它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所组成的,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在哲学、医学、相术甚至烹调等各个领域当中。 而文化行业中涉及到的内容则更广泛一些,比如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分别对应的属性就是“木”“火”“土”“水”;古琴五弦代表“金”“木”“水”“火”“土”;京剧行当里“生旦净丑”里面的“生”属阳木,“旦”属阴木,“净”属阳水,“丑”属阴土等等。 用五行学说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不太困难的。 但是如果用五行学说简单界定一下文化传播交流的行业特征恐怕就不太容易了。因为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载体很可能同时具备几种的五行属性,而现代文化输出与传播的形式又是如此丰富多彩,难以归类。
我想,如果纯粹从五行属性的角度来简单地给文化传播分类的话,可能最典型的就要数“水火既济”了。也就是说,所有以展示和普及文化为主要目的传播形式大多都具备“火”的属性。而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虚拟文化产品则大都属于“水火未济”的局面。 因为互联网本身具有“火”的特性(如计算机硬盘)又兼具“水”的特征(如流量和水汽)。用互联网进行的文化沟通与交流不但具有展示和普及的性质,同时也带有娱乐和消解的特征。二者相辅相成。
所以,如果单纯地从五行的角度考虑,文化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水火既济”类和“水火未济”类。 而我们经常提到的“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以及传统戏曲里的“生旦净丑”恐怕更多的则是受制于传统的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