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是谁的故事?
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齐国有位义士名叫孟尝君,他好客喜士,礼贤下士,很懂得尊重有才能的人。许多有才能的侠士和有识之士都到孟尝君的门下来请求办事。孟尝君呢,对到他手下的人都平等相待,一律安排官职和享受待遇,所以大家都竭尽全力为孟尝君办事。
当时在秦国做太子的田文是齐国贵族,后来到了封地薛邑(今山东滕县东南)。因为薛邑挨着楚国,楚国人都用六百里土地来引诱薛邑人归顺楚国。对此,太子很是担忧,就去见孟尝君,请求他帮他出个主意。孟尝君说:“我有个朋友叫冯谖,您可以召来问问。”于是太子就派人带着厚礼去请冯谖。冯谖见了太子后说:“我是个有才有德的人,齐王没重用我,我不能被别人所用。现在你以太子的高贵地位召用我,我一定设法帮您把薛邑保住。”太子一听这话很高兴,就告诉文人用五百里的土地来与楚国相争。冯谖说:“五百里的土地太小了,应该用六百里土地与楚国相争。”太子说:“好的。”随即便依照冯谖的话办。
与此同时,冯谖又以太子的名义召集百姓。冯谖对薛邑人说:“你们替我告诉你们的亲戚好友说,谁跟我一起去楚国,我就让他富有;不跟我一起去楚国的一概贫穷。”于是薛邑里的人谁也不敢劝阻了。冯谖率领他们赶到楚国,楚王听说太子以六百里土地与楚国相争,认为这话很不仗义,就取消了这个想法,并且友好地对待薛邑人,让他们归还了薛邑。
秦昭王得知此事后大怒,想要攻打薛邑,太子畏怯,就去拜见孟尝君说:“秦国想攻打薛邑,我准备去见秦王说清楚这件事,这样薛邑就平安无事了。”孟尝君说:“太子去秦国走水路,水路虽然麻烦点,但是很平安;要是走陆路,可就危险了。”太子不听孟尝君的话,执意要走陆路。孟尝君听说太子走陆路,就悄悄带领宾客去迎接太子。在半路上太子果然被强盗拦截了。太子带的人少,不得已,只好将车马和身上所有的东西,全部送给了强盗,自己才死里逃生回到了薛邑。
太子因为这件事对孟尝君一直怀恨在心。后来太子即位,就派人带着命令把孟尝君驱逐到自己的封地薛邑,并让当地官吏不时地监视着孟尝君的动静,使孟尝君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
孟尝君只好组织宾客起程去薛邑。还没到薛邑十几里地的时候,人们竟提着酒壶捧着食物来迎接孟尝君的,足有一万人。孟尝君见到这种情景十分高兴,就对冯谖说:“我终于在薛邑复得民心了。”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才能免死,现在您只有薛邑这一个洞穴,还不能把身体安顿下来,让我再继续为您开辟一些洞穴。”说完,便驾着车匹马驶向齐国首都临淄。到了齐都临淄,冯谖就求见曾经得到过孟尝君好处的各位大臣,见到一个人就向他借一些车马,不到一顿饭工夫便借到了百辆之多。冯谖让车匹马围着孟尝君即位时的雕像转着奔跑,扬起的尘土高过寺庙房顶。齐都人都大为惊异。冯谖趁机对众人高喊:“孟尝君已被田婴废黜了!现在冯谖特地借各位的车子为孟尝君拉货来使薛邑的百姓知道真情,大家快准备到田婴那里去请求孟尝君恢复职位吧!”
田婴听到这些话也大为吃惊,赶紧派人去追赶孟尝君。孟尝君还没到达薛邑,派去追赶的人就追上了他。孟尝君于是返回了都城,重新恢复了他的职位。
后来,冯谖又趁机游说各诸侯国,替孟尝君在各国为相。于是孟尝君的名声闻于各诸侯之间。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臣赖君之封,累有二窟,愿君自为谋之。”这是“狡兔三窟”典故的来历。如今我们通常用“狡兔三窟”来比喻人的多方面有依靠或有多条退路,也指要防备他人暗中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