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的故事是什么?
相传春秋时,楚国的乐师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非常赏识他,对他推崇备至。俞伯牙弹的琴曲,正是钟子期内心所向往的世界,于是二人成为莫逆之交。后来,钟子期去世,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已经没有能领会自己琴音的人了,就将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俞伯牙所弹的曲子,若是表现连绵起伏的高山,钟子期就感慨:“好啊,巍峨的样子就像泰山!”若是表现惊涛骇浪,钟子期就说:“好啊,浩瀚的样子像大海!”钟子期能听出俞伯牙琴韵的意境,所以,他们二人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高山”和“流水”常被用来代指知音,或高雅的乐曲。“巍峨的样子”“浩瀚的样子”是指乐曲的意境。
还有一个和音乐有关的事例。春秋时,有位叫薛谭的人,拜秦国的秦青为师学习唱歌。薛谭还没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认为学完了,于是,打算告别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并和他告别,在大路旁为他摆设酒席送行。秦青打着节拍,唱出悲壮的歌声,林木仿佛被这歌声震荡着,发出巨响,飞翔的鸟儿也在空中盘旋,不愿离去。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请求回到老师处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说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