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的演员是谁?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使三国故事上写下了惊心动魄的悲壮的笔墨。历史上写马谡之死的笔墨很少,然而从仅有的记载上看,历史上这个马谡之死比小说上写的更为惨烈,更为沉痛。因为历史上诸葛亮是亲率各路大兵来到前线,亲眼看到街亭、柳城相继陷落,蜀军全线崩溃,这使他痛心疾首,悲恸之极而“挥泪”,“即令”将马谡斩首,以警部伍,这和小说描写诸葛亮接到王平败逃来告的本章后“升帐而坐”之时,便“泪流满面”,还“不忍即下处决”的“诏剑”。再“差人直至汉中”,吩咐马谡“披枷带锁,跪于御营之外……以候发落”大异其趣。小说上写诸葛亮对马谡的处死是经过反复思考权衡之后作出的决定,并让王平、魏延、杨仪、蒋琬等各持己见,为之说情,使这桩是非恩怨变得复杂化。事实上,诸葛亮是“亲率诸军出征”才到街亭看到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以至兵败军溃的,哪里还容得反复思考,哪里还有人与他评说议论。当诸路人马听到“马谡立斩”之令后,无不震惊,痛惜不已。马谡既死“亮自临祭,待其孤遗哀恤,问所当行”。街亭战后,诸葛亮还兵回汉中,“戮马谡于众曰:‘吾用马谡,汝徒贻误大事。吾今奉命讨贼,岂可复行此事!’又曰:‘街亭之败,咎由马谡。而的根本原因。这和小说上写的诸葛亮亲率三军出征,是因为大兵压境,“粮尽援绝”不得已采用马谡所献“反客为主”之计而误杀马谡,二者有天壤之别。可见,历史上诸葛亮杀马谡,不是像小说描写,为“成全”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名,而是杀之不得不杀,不杀又不行。这一点马谡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受死之前“颜色无变,竞无一言”。表明他对死是毫无怨言的,他是在完全觉悟的情况下引颈受刑的。其时他的亲属也在军中,在他临刑时“左右掩面”。街亭战后,诸葛亮回到汉中,马谡的家人还留在军中,诸葛亮并没有因为马谡之死而加罪于他的亲属,而是“自临祭”其丧,哀恤其家属。在对亲死者如此悲痛和哀恤后,他又想到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所以征询其他亲属的意见,让他们自裁还是随军效力,由他们的亲属自作选择。
历史上诸葛亮杀了马谡,还对蒋琬说:“吾平生所恶者,独谨慎也,今违敕亡礼,将来何寄!”言外之意是:马谡的被杀,实在可悲,看来做人还是谨慎为好。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历史上诸葛亮杀马谡,实在是出于无奈。“街亭之败,咎由马谡”,不杀这等“违敕亡礼”大败军的人,又怎能“警三军”而“将何寄”呢?历史上马谡之死确是令人痛惜“千载流芳”的,他以自己的牺牲为代价,使以后的年轻指挥员不那么“妄自尊大”,变得“谨慎”。而实际上,即使不用“斩”字,仅用“诛”、“死”字,也使以后的年轻指挥员引以为炯戒。“诸葛亮诛马谡于街亭,蒋琬、费耀咸以为言”,后辈们仍“咸以为言”,使马谡不绝于人们之口,马谡“死后犹在”,流芳百世,而使后人“戒”之。这与《三国演义》中把马谡之死归过于王平,把杀此“才略过人”的“良将”之痛归于诸葛亮,使马谡的死“蒙不白之冤”,“死不瞑目”,是迥然不同的。《三国演义》中马谡之死所显示的意义只是“诸葛亮挥泪”,“出师未捷先自削羽翼”。可见历史上马谡之死的“咎”在马谡,而《三国演义》中马谡之死的“咎”在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