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明星多吗?
2010年开始,一个又一个的厦门娱乐圈的“第一”,印证着在这座“音乐之岛”上,厦门影视、音乐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林志炫“一个人的两个人演唱会”在厦门首演,获得厦门媒体和观众前所未有的好评;张靓颖来厦举行亚洲巡演厦门站演唱会,以厦门为首站揭开年度巡演大幕;厦门本土流行音乐品牌“造音行动”,从厦门启航连续三届全国海选,造就一批新人从厦门走向全国,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造星音乐平台;在第45届金马奖上,厦门原创电影作品《神探亨特张》和《11:11》荣获两项大奖和四项提名,厦门出品的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荣获第62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2012年第49届金马奖颁奖典礼,落户厦门文化艺术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
在这些活动中获得的优异成绩,让人们把目光关注到厦门影视音乐文化产业所蕴涵的巨大能量。“2012年,厦门影视、音乐产业的产值接近五百万元,预计明年将突破1000万元。”厦门演艺公司总经理陈志强介绍。
2012年底,厦门市文广新局、财政局、厦门市影视艺术家协会,共同出台了《厦门市扶持影视、音乐及演艺创作与发展若干暂行办法》,扶持资金从2013起至2018年,每年由市财政安排1200万元专项资金,对在本市立项或在本市制作、拍摄的影视、音乐作品及演艺项目和活动予以扶持。扶持办法的出台将发挥政府资金杠杆撬动作用,有效整合社会资本,形成合力,推动影视、音乐、演艺产业和行业在厦门的迅速发展。陈志强表示,这“真金白银”的扶持资金,将更加强大厦门影视、音乐文化产业基础实力,在厦门逐步形成影视、音乐行业和产业的聚集,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成为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从零开始起步,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每年投入几百万元,为众多的厦门音乐人打造了一个“展示梦想、圆梦”的舞台。2010年4月,首届造音行动启动以来,就以厦门为主场,向全国征集音乐人报名参加赛事,经过海选、晋级赛,最终在厦门举行巅峰对决总决赛。
“造音行动”从厦门走向全国,通过与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浙江卫视《中国梦之声》、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等选秀活动战略合作,不仅输送了人才,也在全国形成了影响力,使“造音行动”成为全国选秀活动中响当当的草根造星平台。2010年造音行动总冠军,现天娱音乐练习生杨博超,多次参加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录制。2011年造音行动全国总冠军,现签约天娱音乐的袁泽铭,是当年全国选秀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唯一藏族歌手,2012年底签约日本最大唱片公司avex日本分部,在亚洲发展和深造。
陈志强表示,厦门在全国的影响力并不大,一个纯粹的流行音乐品牌在此扎根成长,本身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造音行动”走过的路也使厦门的音乐文化产业有了一些积累,有了一个基础,他笑称在厦门做流行音乐品牌,像在“沙漠”中播下一粒有生命力的种子,然后让它生根发芽,“音乐是厦门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文化产业形态,在厦门将最有可能打造出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陈志强说,造星计划是厦门演艺公司正在打造的一个又一个的平台,像造音行动一样,将通过这个平台,聚集国内影视明星在厦门的签约演出、影视、广告拍摄等演艺、娱乐、商演活动,并逐步扩大造音行动的影响力,把造音行动推向东南亚和港台地区,让“造音行动”成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造星音乐平台。
根据扶持办法,造音行动将获得厦门市财政给予的扶持资金每年210万元(实际扶持金额以年度活动总预算报财政部门核定为准),这更加鼓舞了厦门演艺公司做好造音行动造星计划以及影视、音乐产业发展的信心。
从2006年开始,厦门演艺公司相继引进了陈道明、刘晓庆、费玉清、蔡琴、郭富城、那英、张学友等国内音乐、影视大牌明星、港台歌星来厦献演,提升了厦门演出市场的档次和品牌,也为厦门在演艺资源,尤其是演艺人才方面积累了众多的演艺人脉资源,演艺公司每年可运作10个左右的商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