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字五行属什么?
“贤”在五行中属土,为艮卦之形取象于山(坤),故有厚德载物之意,内藏金,有刚健之意;为坎卦之形,水在山下,险而不失其信,故“贤”又有智慧、诚信、善变的特点。 《说文》中说:“多才也。从女,臤声”。“臤”是“坚”的意思,“贤”字中的女部表示柔,臤部的耳部表示坚,合起来便是以柔克刚之意了。 因为“贤”与“见”同音,所以古人常将“贤”借作“见”用,《尚书·尧典》中有言曰:“克明峻德”,其中的“克”便是能够、可以的意思 ,而这里的“明”并不是“视力好”的意思啊,这里的“明”通“贤”,意为能够彰显高尚的品德。
那么,什么是高尚的品德呢?这便引出了另一个重要概念——德行,即人的道德品性,这个道德品性的标准是什么呢? 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想要自己站得起来的话,别人也要站得起来才可以;自己想要通达的话,别人也要得以通达才行。这句话就是后世儒家所推崇的仁爱之道的基本原则——“推己及人”。 而根据《中庸》的说法,所谓“大德”乃是“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乃其所存而无不在”——也就是尽自己的本分去成就他人,这便是最高的德行之一了。 古代对德才兼备的人才有着极高的评价,因为二者缺一不可,正如《荀子·子道篇》所说:“君子成其身而成天下国家者也”、“非天之子不君子”,只有成为自我才能成就天下国家,不是圣人才称得上是君子。因此“贤”也有指德才双馨的人。 “贤”在古代还有一个重要含义,那就是对有官职的人的尊称或者是对同僚之间的称呼,例如我们熟悉的伯庸、仲尼、叔齐等人物名号中都带有“贤”字,这是因为商周时期对贵族男子以伯、仲、叔、季来排序,又称为四岳、四海之类;战国之后这种称谓演化为对人的敬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贤”有“多能”的含义,所以古代的许多器物都会取“贤”为名,比如“贤陶”指的是一种陶器制品,出自于宋代朱彧《萍洲可谈》卷二: “南海琼州多贤陶,质良味美,可与北珠争价”;而所谓的“贤杯”则是酒器的一种,据传始于唐代,由宫廷流传到民间,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