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字五行属什么?

敬瑶雅敬瑶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尧 读作yáo,本义是指中国传说中上古帝王之一,帝喾之子;也指姓氏。 该字在现代汉语一般多用来表示“尧舜禹”中的“尧”或用作敬辞、谦语等。 在古代汉语中,尧的主要的意思是: 中国传说中的帝尧。《尚书·虞舜》记载:尧为帝时,曾命舜巡五岳,周游天下,考察百姓,举用人才。

后泛指圣明君主。汉扬雄《法言·问神》: “尧以是传舜,舜以是传汤,汤以是传文王。” 李逵《哭李俊》诗:“朱旗飘空落,白浪卷地来。尧咨麾四岳,汤放桀无为。” 封建时代用以称颂皇帝或君主。宋苏轼《赐两淮提点官李之仪》:“伏念臣德薄位高,无补于时。而蒙尧天舜日,得逢其盛。”清李渔《奈何天·饯别》:“我主多贤,如尧、舜之君,皋、夔、稷、契之臣。”

姓。

东汉应劭《风俗通•姓氏篇》载有290个姓来源,其中一则云:“尧后赵氏,出于中山,即今范阳人也。故老子曰:‘尧者,授道予舜。’”可见,早在汉代,就有赵姓源出古赵国的说法。宋代欧阳澈《赠胡廷冲序》:“ 欧阳子居夷中……余友胡廷冲自庐陵来,又道余往见欧阳子于湖湘间,则以为尧之后与许由共耕于中丘,因自号尧山。”

从字形上看,“尧”字的上部象人形,下部为“堯”的异体字,表示手持耒耜开荒种植,因此“尧”的字形实际是在表达“种田的人”的意思。 从这一角度看可知,“尧”是个会意字;若按上部的形状看则是一个象形的字了(上面一横像人的额头,二横像眉毛和眼睛)。由于甲骨文中没有表示“尧”的字符,因此我们只能依据金文和篆文的字形来进行分析。

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尧)陶唐氏之尧焉。从曰声。读若敖。《尚书》曰:’帝尧咸拜。’从“日从”。 段玉裁注曰:从“曰”与从“尧”是一回事: “凡古文从“曰”不从“尧”,皆此意”(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七上“尧”条)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最初的形体中,“尧”字上部分实际上是一个“白”字头(也有写作“日”头状的),下部分的“堯”字则是表示“耒耜”的一种符号。

这个结构其实很符合当时的造字方法——把一个事物的局部特征作为整体特征来表现。那么很明显,“尧”所表达的其实是“种田的人使用着一种带有特殊标志的工具的人在田里干活”。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资料认为“尧”是一种工具的象形字了:因为这种工具的形状是像“白”头状的嘛!只不过随着文字的发展,“白”头的形象逐渐变得不明显以致消失了而已。 现在来看所谓的五行之说: “木,冒也,冒地而生万物也;(《释名》)” 所以,可以理解为“木”是萌芽、生发之象;“土”是滋养万物的母性;“水火者,民之所饮食也;金木者,民之所削除也。” 水有润化之功:“火,外光内照”;“气,风也,风行无所不至也。” (以上均引《尚书》) 所以我认为: “尧”属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水相生;“尧”得水之滋润,有火之照耀,故能“生长”。

优质答主

《说文》曰“堯,高也;从高省声” 可见尧字的来源是“高”的繁体字加偏旁组成的一个新的字形。 《玉篇·高部》中也有记载“堯,古文高字。注谓髙、尧皆古髙字也。” 我们现在看到的汉字中的高,其实是个简化字了,在简化前的古代文字中是高和尧两个不同字形的字。而且这两个字在古代还都是象形字,分别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形态。一个像房子顶上的瓦片,另一个则像是高高的树木。所以用高或者尧来表示高大的意思的时候,意义是不同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