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字五行属什么?

农云乐农云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来”,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头发飘拂下垂之形;有的像披头散发之人侧身而立的形象或人披发而舞之形(《古文字研究》第九辑)。 其本义为来去之意,引申指归来、从外地到本地、到来等义。 “来”是现代汉语常用字,也是古代汉字中最为重要的字之一。它的用法十分多样,几乎可用于所有动词的施事者,如:来住 (居住) / 来归(回归);用于形容词或名词前表程度深,相当于很或非常,如:来来往往;用于疑问代词后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如:来得及吗? 同时它还是一些常见词的词根:比如来自、可能、未来等等。

“来”的古音同于今音,但意义和用法却与现在大不相同: ⑴作动词,基本意义是来去; ⑵有时可表示趋向运动; ⑶当它处于句末且后面带宾语时,可以表示否定; ⑷还可以用在某些实词(包括一般词和复合词)的前面,使这些词语带上某种情态色彩或者加强语气作用例如:不~不去/走也。 这种结构中的“来”不能理解为副词,而是助词,在句子中表示某种特殊语法关系。类似结构还有“将不将”“得不得”等。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古代的“来”是一个用法极其灵活的动词兼副词,而且,它在很多情况下都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优质答主

“来”,繁体写作来、來。《说文解字》释为“从辵,从月。” 许慎在解释这个字的字形时说:“月者,阴形也;辵(chuo)者,行貌。”“月”和“辵”都是汉字部首,“辵”是偏旁。所以来字是一个会意字。 “来来往往”的来表示往来,指道路上的行人多,有动态。 所以,用“来之”表达一个动作的完成或者事情已完成的意思是可以的。比如《庄子·逍遥游》中就用“来之”来形容大鹏已经完成了迁徙。但一般说来,我们不会像《庄子·天地》这样用“之来”形容自己到达了别的地方,而只是用来描绘事物已经完成的状态。 用“来之”表示一个正向的动作即将发生可以吗?不可以!因为汉语里只有“自之”这个词,没有“自来”这种说法。如杜甫的诗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而且,我们用“自之”这样的词来表达一种正在发生的趋向时,通常是指说话人自己在朝着目标努力,而不是别人正在靠近或朝向你的意思。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古人觉得主动地“自行”前往目的地更有魅力更值得称赞么?不是这样的,而是因为古人认为人在自己的路上走的时候是“自”而非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