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的五行属什么?
《千字文》开篇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按古人的解释,这里的“天、地、玄、黄”和“宇、宙”都是单独的词。那么,古人究竟是怎么理解这些词的呢?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玄,幽远也。黑而有紫者谓之玄。”“黄,地之色也。从原从隹(zhui),原像土壤微貌,一曰土黄色。隹,鸟也,象入弄羽状。” “宇,屋边也。从宀于声。”“宙,车轨也。从穴久声。” “天地玄黄”的意思,大致可以理解为天地昏暗,一片混沌。 在传统认知中,把天地比作阴阳两气。阴阳之气是流动的,所以天地最初的状态是混混沌沌的一团。这种状态就是“道生一”,也就是“天地玄黄”这个阶段。
至于“宇宙洪荒”,《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往古来今谓之宙,穹窿无穷极谓之宇。”可见,“宇”是天体的空间,包括空间和时间;而“宙”则是时间概念。 所以“宇宙洪荒”的意思很明确——浩瀚无垠的时间与无边无际的空间融为一体了。
那这个说法跟五行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接着往下说。 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的。后来,又发现五行也可以用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比如五行的相生相克可以用来解释四季更替的规律等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书籍)。因此,五行成了古人观察世界的根本法则之一。 但是,既然天地都囊括在“宇”这个范畴里面,而且“宇”又包含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内容,那么为什么偏偏只有五行而没有六行或者七行八行九行十行了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五行已经能够很好地解释天地之间的变化规律,再增加任何一行都会导致理论体系的混乱。所以后来的学者都没有再尝试过六行之类的体系,而是老老实实用五行去解释世界。 当然,这只是我的揣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