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生什么五行中?

南沛珍南沛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木”的本义是树木,但是古代文字中“未”和“木”是同一字形符号,意思是“树木没有长大”表示时间、空间概念中的“不成熟”,所以《说文解字》解释说“木”是一种植物的总名。 在《周易》象数学术体系中,以“天”“地”“人”为三才,而将“天地”两字的甲骨文写成“ ”和“ ”,与“木”相似;同时认为世界万物都是阴阳二气所化生的,所以把具有“木”形的“未”解释成为“木土也”(《易•乾凿度》),“木”就是阴阳二气相交之形物。 因此有学者认为,先秦典籍中所讲的“五行”是指五种形态,即两种物质形态和三种运动状态形式。其中的两种物质形态就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两种状态:一为木(阳气初升),一为金(阴气始凝)。而两种运动状态则指天地相交而生成的水火(润下润湿)和气(气化流动)这两种自然现象;天地相背而运行的风雨(风主动,雨主静)和寒暑(冬寒夏热)这两个季节变化。

可见在先秦时期关于五行的认识是以“木”为代表说明阴阳二气的物质性及其运动变化的形态。 “行”的含义有“道路”和“动作”两面含义,所谓“五行”即是对这五种形态的统称,其中包含两个意思:一是阴阳交合的过程,二是这种过程产生的结果及作用关系。 从汉代开始,儒家经学家们为了将《尚书•洪范》篇所载“五行”解说成帝王禅让、继承帝位的德政,又根据当时社会实际,给每一类元素赋予不同的属性,从而形成相生相克的关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