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纳因五行?

于惠宣于惠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纳”字,《说文解字》释为“收”。五音者,宫、商、角、徵、羽也,而“五行”亦指金、木、水、火、土。二者结合,意为以五音归类于五行之中。 如《礼记·月令》载季秋之月“民气平和,其声细而缓。”注曰:“言细而缓,属少阴。”又云夏三月“律中蕤宾。”“律中黄钟”等等,此皆以律管定阴阳,配以五音,然后归各季节所属。

至于五行,在东汉以前并无明确所指。如《尚书·洪范》谈及五行时只说“一炁始生曰水;形器未生,谓之木;出生之清,谓之气;形器既生,谓之水……金水相生,土气郁升,火光下曜;光明离燥,谓之土……形质已成,万物生长,变化兴发,流而不止……”等。这里所谓五行,不过是对五种物质的具体描述而已。至东汉桓谭著《新论·辩惑第十七》始有“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五行之理,尽于此矣”之言,把五行与阴阳联系起来。

之后五行与天干、地支以及二十四节气互相配合运用,组成一种时间序列,用于推演自然规律或者预测未来事物的发展趋势。这个“时间序列”,被后人称为“历法”。中国历代的“正朔”(正月第一天的日期)都是通过这种五行推算的方法确定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