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五行属什么的?

皮平洋皮平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备,五行应该属火,因为“贝”被火烧过,所以变成“备”字; 或者属土也可以的,因为“贝”是贝壳,是海洋里的东西,属于水的范畴,烧过了就是地了(古人认为水和地是一样的),因此也是属土的! 从历史演变来看,这个字的原始形态是“貝”,从甲骨文一直到金文甚至小篆都是如此。但是到了隶书及以后就演变成今天的“备”了。而隶书是由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立的一种字体,所以一般认为这种形体演变的根源是在于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之后推行的“小篆”。 而在《说文》里面则记载着这样一条解释: “備,俱也。从全,从犬。凡備之属皆从備。” 所以这里的“備”其实还是原来的“貝”字。

为什么秦始皇要推行小篆呢?据说是因为当时一些民间书吏为了便于书写,将一些原来非常规正的字形给写得扭曲了起来——当然原因可能远不止这些。于是秦始皇下令由丞相李斯等人进行整顿。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见到的这种字形。 而小篆与隶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是笔画更加圆转,二是省去了一些偏旁部首如“雨”等。 原先的“貝”就变成了“犬+全”的结构,也就是所谓“狗咬死人”的含义(注意这跟“亡”字完全是不一样的);另外“犬”又变作了“犬+人”的结构。于是我们便看到了一个与今天“备”差不多的字,但还不是“备”。 这时候就要谈到“人相傍”的这个“傍”字了。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字的形状其实是像一个人站在旁边一样——“人”的一脚伸出作靠墙状,另一脚则立在地上。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左边的“人”逐渐被简化成了今天这样的样子,不过右半边的“旁”却还保留着原来的意思而没有变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旁边”的“旁”字——右边的那部分还是代表墙壁。而左边的人也变成了一个竖笔,表示人是靠着墙的;同时它的下半部也被一横代替了,意思是人的腿没有了,站不稳只好靠着墙了。这样一来原本的意思就被曲解了,于是就产生了现在大家熟悉的“身旁”“身旁”的用法。

至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现在的“备”实际上是一个“犬+人+全”的字,而不是两个“人”和一只“犬”。因此它所代表的含义也不是什么“准备”或“防备”,而是“防止有人过来把墙弄倒”或“防止有人靠近墙壁”的意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