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六月五行属什么?

阎鑫灵阎鑫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人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天象不同,因此有“天文月建”之说。 在我国古代,人们以月球圆缺的变化周期来计算时间的方法叫朔望月。在一个朔望月中,月亮由朔日到晦日共有二十二九天体运行的过程;而由节至节的节气也有二十九天或三十天的变化过程。

古人发现,用三十天的阳历计月方法与二十四节气不合,而用二十二九天的阴历计月则没有二十四节气了。于是,他们把一个朔望月和二十四节气相结合,把朔、望无中气的月份定为大小月,使大小月恰好相差三日,从而形成了阴阳合历。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法。 在农历每个月之中,有四个辰位,即月初为“初一辰”,月中为“十五辰”,月末为“尽辰”和月底的第二天为“次辰”。其中,十五辰与尽辰之间的这段时期称为“月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月中”;初辰与次辰之间的一段时期则为“朔望”,也就是通常说的“月初”及“月尾”。 按照《易经》原理,宇宙万物都有其相生相克的关系。在农历中出现的这些辰位也不例外地具有这种关系。根据中国传统的五音理论,十天干配五行,属木者甲、乙二干,属火者丙、丁二干,属土者戊、己二干,属金者庚、辛二干,属水者壬、癸二干。而十二地支既分属五行又配以五音,其中子、寅、辰、午、申、戌六支属于阳,故也称“阳支”;丑、卯、巳、未、酉、亥六支为阴,亦称“阴支”。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如此循环往复。

具体到二十四节气的日期,由于受闰月的设置影响,不是非常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推定出每年的正月所在的位置,并由此确定该年立春、惊蛰两个节气的位置及其前后一日的情况,再进一步推算其他各节气的位置与时间情况。

下面我们以2017年为典型进行举例说明: 根据万年历,2017年正月初一为公历2月9日交节。那么,我们首先可以知道这个年份属于平年(农历)。因为,如果这个年份属于闰年,那么年初的正月初一定在2月10日以后,而不可能在2月9日以前。这样一来,这个岁次的立春与惊蛰也就必然不在正月之内。所以,当得知正月初一是阴历年后的第一个戊子时,我们就可以判定此年为平年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年的正月是在戊子旬内,就可以推算出其正月所在的地支:戊子旬中除子之外的下五个地支依次为:申、未、午、巳、辰;因正月为甲子旬中的第十个干支时辰,它所对应的地支即为辰位。据此可知当年的“十五辰”为正月十四日的辰时。

从上面的推算过程中我们看到,每逢戊子年,其正月都在辰位上。也就是说,凡是逢戊年、子年的正月都与辰位相对应。根据上述原理,我们再经过简单的推算就能得出该年中每个节气所处的时间状况:惊蛰在二月二十九日的辰时,春分在三月三十一日的辰时……当然,对于闰年的情况就要具体分析了。

我们即可推出各个年份农历六月的天干属性如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