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为什么相生?

章敏睿章敏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涉及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知识——阴阳、五行、六合等,需要花些时间介绍。 《周易·系辞上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的意思是阴阳是宇宙的本体和规律。在汉代之后,人们把“爻”理解为阴或者阳的意思;在宋代之前,“爻”被解释为交错意,即两条线相交而成卦象(见王弱《周易略例--明卦适意章第二十九》)。这里我们只讨论用爻,也就是两个爻组成的卦象。根据爻位,上爻为六,下爻为三,中间两爻互为阴阳,即“老阴和老阳”及“少阳和小阴”。以乾卦为例: 上爻为“九四”、“九五”,下爻分别为“初九”、“九二”,“九四”、“九五”互体为上艮下兑,故“九四”为少男,“九五”为中男,所以,这里的“男”指的是爻的位置而不是阴阳属性,也就是说当爻处于上位时,表示男子,反之,爻在下位时表示女子;同理可推出其他卦的其他爻位的含义。 而阴阳则是通过位置决定的,比如乾卦的上卦为天,天为纯阳,而下卦则为为纯阴,则此处的上下卦合起来就是阳中有阴,阴中带阳。

那么什么是五行呢?古人将万物按照性质分为五大类,金木水火土。而这五种元素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水可以生木也可以克火,火可以制金也可耗木,金能生水也可克土,土可以藏水也生木……这些关系称为相生相克,而具体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体现。 在中国古代,这五个要素被认为是对应着季节和方位,分别是春属木夏属南方居中,秋属金冬属水,中央属土,东方属木西方属金。

五行对应春夏秋冬 而在古代的思想家看来,世间万物都是由这五样构成的;而且因为五行的关系,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由于世界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而不同的事物又有着或强或弱的联系,所以我们把这种抽象出来的关系应用于实际中来认识整个世界,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思维模式。 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以及当时人对于自然科学的无知,这种思维模式往往显得有些玄乎甚至荒谬绝伦(比如算命之类的),但这正体现了古人的一种朴素的辩证思维以及对世界的独特观察角度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