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字的五行属什么?
《左传·昭公四年》有“崔,邑也”的记载。 可见“崔”本为地名而非姓氏,其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北。 春秋时期齐国有公孙姓大夫受封于此地,以封邑名命氏,称崔氏。至战国时已发展为齐国的一巨族。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破齐,杀公孙卒,崔氏宗族中有一支逃往赵国,在赵成为士族大家。另一支则留在齐地,被田氏代齐之后,这支崔氏的族长崔杼又迁至郑国的京邑(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其后世子孙有的就在此地成为大族,形成了著名的京兆堂崔氏。
北魏时崔氏为北方第一大姓,高门贵族。 隋朝建立后,朝廷为了缓和汉胡之间的矛盾,采取了一系列强制胡人汉化措施,其中一项就是赐鲜卑姓氏为汉姓。而当时崔氏已是北方第一望族,所以皇室就将这一大族改为姓“菜”或“白”。到了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又下诏恢复崔氏旧姓,于是崔氏便复姓崔氏了,但“菜”、“白”两姓也就此固定下来。
据历史文献记载,自唐及明清之际,因崔氏一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故有“天下五世第,崔氏占其一”之说;而在“二十四史”的正史列传中所记崔姓名人中,有170余人。这些崔氏后人多以原郡望为堂号(山东清河堂)。如明朝礼部尚书崔铭,其孙崔敬所修《明故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载其墓碑文云:“墓在淄川城南五十里许柳峪村之西,公尝官淄川,爱居山水清绝处,遂卜宅焉……公讳让,字汝质,别号南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女作家蔡琰即《悲愤诗》的作者曹操的女儿,又名文姬,因其夫司马彪是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故又称“卓文姬”或“博山文姬”(因司马彪曾做过博山侯)。她父亲蔡邕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和书法家,曾因得罪权贵而被杀害,遗有一个儿子。董卓执政时将蔡邕的棺材打开,让蔡邕的子女在其面前叩头谢罪,然后才允许他们收殓尸体安葬。
董卓败亡后,文姬流落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建安七年(公元202)南归,适逢曹操统一北方,遂将其配与匈奴左贤王为妻。建安十三年(209),曹操念及父女之情,乃用黄金千两购求蔡邕的藏书,并派文姬东归故里,用重金赎买她的身籍,使其恢复了自由之身。从此文姬得以回归故乡,并在河南洛阳定居。
后来曹操又让文姬改嫁,由于文姬对第二个丈夫毫无感情,遂于婚后数日即离家回到河南洛阳的老家居住。曹操见女儿如此,又将其送回河北邺城与第二个丈夫同居生活。后来文姬死于邺城东郊的临漳县。
因此后世崔氏族人大多尊奉她为崔氏的得姓始祖之一 (以上文字均转引自《中国古代百姓源流探微》一书中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