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字在五行中属什么?

殷秀云殷秀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先秦时期,汉字没有划分成“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所以古人对文字的理解比较粗浅,而当时的人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来源于水,因此许多事物被归为“水”部或者“水”旁。比如:江河湖海、雨露霜雪等等,因此“月”也归属于“水”部; 2.汉代许慎编著《说文解字》,首次提出了“六书”的说法,后人据此将汉字划分为六种构字方式——象形、指事、会意、象声、转注和假借。其中的“象形”“指事”已经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月”字的形体变化了,也就是说“月”属于“象形”或“指事”二字之一。但后世学者对于“月”究竟是象形的还是指事的仍有争议。清代段玉裁在其所作的《说文解字注》中认为“月”是象形的,并且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月古作。月字古文作。凡上曲下仄画皆曰,月之俗体省笔也……象人之颊骨,以为日月之明,本自上下弦也……”大意是说“月”的古体字形是一个人的面部轮廓,上半部分代表额头,下半部分代表脸颊,中间的一竖象征着颧骨,表示太阳和月亮都是圆的,而圆又像是一把镰刀,象征弦月。这就是段玉裁所主张的“月的象形说法”。 但也有观点不支持段的看法,如《康熙字典》的编者和陈奂都认为“月”是“指事”,因为从“月”的字大多具有“肉”旁,而且这个形体很像是人面部的轮廓; 3.笔者认为应该支持“指事”一说,理由如下:a.《说文解字》是东汉时期的书籍,而许慎编撰此书的灵感来自于西汉末年的《七略》,其中就有关于“月”的解释——“月,阙也。天地之间,阴阳漏泄然,脉漏泄,则日月星辰随之圆阙也……”意思就是说“月”是“残缺的圆形”,这与现在“月”的文字造型几乎一致,如果“月”是象形的那么许慎一定会做出相应的解释而不是用“阙”来解释“月”的形状;b.根据甲骨文的分析来看,与“月”有关的几种文字都具备“肉腹”的形象特征,虽然无法判定这就是后来“月”的形成过程,但却能证明“月”是由某种象形物体演变而来的。 所以综合上述,本人认为“月”应当是一种由象变为像的“指事”符号,其最初形象应该是类似人面的“月”字,之后人们发现“月”字的下半部分很像人的身体部位,于是逐渐演化成一个以头为上半部分的弧线,以口为中心,以肩为两点的形象,再后来人们又将这整个形体简化成了一个半圆和一个弯勾。至此,我们看到的现代汉字中的“月”就初步形成了; 4.以上是根据现有的资料作出的推测,可能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