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事物的五行?

徐离诚昕徐离诚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五行的判断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辨别事物阴阳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依据。也是制定方剂、药物配伍原则和精神情志养生等的重要基础。 要判别五行的真正内涵需要明白两个问题:一是五行的取象,二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含义。 先说第一个,五行取象有五种,分别是:

木——肝——发陈; 火——心——暑极;

土——脾——长夏; 金——肺——白露;

水——肾——霜降。

上述都是节气或节气的代名词,也就是自然界或者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现象。每个行都有其对应的季节和时间,并且是唯一的。如春季属木,夏季属火,立秋之后白露之前属金…… 这里要注意一点,五行中的“木”“火”“土”和天干的“甲”“乙”“丙”对应,“金”“水”“土”与天干“庚”“辛”“戊”对应。

因为天干地支都代表时间,所以五行实际上反映的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或者说是一种周期性。例如,春三月,寅卯辰三个月,五行属木,对应的自然是甲乙两干。夏季三个月,午未申三个月,五行属火,自然对应的是丙丁两干。秋三月,戌亥子三个月,五行属金,对应自然的就是庚辛两干。冬季三个月,丑寅卯三个月,五行属水,对应的就是壬癸两干。每年分为四季,每季三个月,正好是一年。五行和一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周期性是完全一致的。 了解了五行的取象,下面说一下五行相生相克的意义。

所谓相生就是前面提到过每一个行都具有的“长”“生”“化”的功能。也就是说这个行可以滋养其它行,使其它行成长。而相克则表示了这个行对其它行具有制约作用。 举例说明,木生火,意思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草木生长并形成火焰,这就是木生火的形象过程。而火克金,指的是高温使金属熔化甚至气化,这也是火克金的形象过程。如果不懂这些形象过程,随便抓一个例子来解释相生相克是很困难的。比如说金生水,到底是以金为母,还是以水为母呢?其实,五行之中没有绝对的生和克的说法,只有相对性和中间性。

金生水是说金中含有湿土,土能克水也能生金,因此有金生水之象。而水生木则是说水中含有木气,木能生水也能生火,故而有水生木的现象。总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五个步骤是一个循环,相当于自然界的生理功能在不断转化,相生相克就是在不断的转换当中进行的。

祁兴梅祁兴梅优质答主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穷无尽的,但总地归纳起来都可划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这五类事物各自分别具有“五行”所概括的五类不同属性。所谓属性,就是事物在不同层次水平上所共同具有某种特性的归纳。在自然界,木具有生长,通达,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故凡是具有此特性的各类事物或现象,在五行学说中都被归属于木,如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体为肝胆等。火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特性,具有此属性的各类在五行中都归属于火,如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体为心小肠等。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具有此属性的,在五行中皆归属于土,如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体为脾,为胃等。金具有清静,收敛,肃杀,下降等特性,凡是具有上述特性的,在五行中皆属金,如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体为肺大肠等。水具有寒冷,滋润,下行,闭藏等特性,具有此属性的在五行中均归属于水,如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体为肾,膀胱,耳等。

总之,五行学说通过在不同层次上将五行属性概括为“象类”关系(即所谓五材之性,五方之形,五季之气,五脏之质等),将宇宙万物的无数事物以“象类”关系进行归类,并分别加以“象类”命名,这样就把处于不同层位而属性相同的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归于五类(木,火,土,金,水)。尽管层次不同,但彼此间有着“类应”或“象类”关系,形成一个五类事物的整体。通过这种类比性的联想和归纳,把人体与周围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

五行的象类特性,主要来源于对木,火,土,,金,水等五种自然之材其固有属性(即“五材之性”)的认识及其联想归类。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及其概括五方之形,五季之气,五脏之质等,逐步形成了以不同层次上“象类”关系为基础的“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