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字在五行中属什么?

古宣益古宣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瑜”字的繁体写法是「瑜」,从玉、由声,属于「言部」的字。「玉」和「言」联合起来表示「美好的话语、美德」。「瑜」的本义是「美好」,引申为「美玉」。《说文解字》对「瑜」的解释如下: 瑜 yú: 美玉。 从玉,由声; 或省作[瑜]。 本义:美玉。 [1] 段注:今人谓不忌之人曰“献瑜”。 通假:与yù古通用。如“瑜世”(举世); “瑜瑕互见”(�瑜瑕共存)。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4版,将「瑜」字收录进第879页,解释如下: ①玉的光泽:『怀瑾握瑜』(喻具有美好的品德)。

②美玉。

以上解释显然过于简单,没有讲清楚这个字的本质含义以及演化历史。 我先给出我的解释,之后再引用一些古代文献来加以佐证。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所有汉字都是象形的表意文字,它们最初都不是由单个字母组成的,而是一个完整的图形。比如「王」「日」这些基本笔画,就是象形文字最原始的元素。 当人们要表达一个新的概念或者新的事物时,就会用不同的元素组合出新的象形符号,用以表达抽象的含义。如果某个词汇反复出现在人们的口头,那么它就可能被简化成一个更简洁的组合方式,从而变成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汉字。

我查了康熙字典发现有一个词跟「瑜」「瑕」都有联系——「瑕瑜不掩」。这个词解释是这样的:

瑕瑜不掩:xiá yú bù yǎn 【解释】瑕:玉上面的斑点;瑜:美玉;掩:遮盖。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缺点都很明显。〖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以城相假,魏臣言于魏王,而举中山以附赵……而赵亦不赏善而匿瑕。瑕,瑕不掩瑜也!” 这段译文来自汉典网。翻译得很靠谱,把典故的原貌给还原出来了。 原文是司马迁说的,不是魏臣说的。所谓「瑕瑜不掩」就是说玉有斑点但是还是美玉。「瑜」就是美玉的意思,所以这句话说的就是「瑾瑜」,「瑾」也是美玉的意思。

至于什么是「瑜」什么是「瑕」,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个句子: 有美玉于此,椟而藏诸,则若弃之;何不玉而生兮,皎皎兮如玉。——《礼记·玉藻》 在那个时代还没有钻石的概念(钻石最早叫「刚德」或者「金刚石」,直到十七世纪才有人发现它是天然的宝石而不是天然碳化合物),所有的宝石都是玉。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有一块美玉放在盒子里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不如就拿出来戴在身上吧。可见在古代,美玉并不是很罕见的宝贝。

上面这段话出自《礼记》,是一部阐述儒家礼仪的重要著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至秦汉年间。书中提到不少「璧」「珩」「佩」之类的玉器名称,但是没有「瑜」或者「瑕」这两个字。不过这里提到的「玉」并非泛指所有的玉石,而是特指「璞玉」,也就是未加工的美玉。这种玉的特点是不需要雕琢就可以看出形状来,所以才能拿来当装饰品。

那什么样的玉才能被称为「璞玉」呢?答案是未开采过的玉石。这就要说到另一个现象了,古人对于美的追求是全面的,除了外貌以外还包括内在品德,而且他们认为外在和内在是可以互相影响的,这就是「相由心生」的由来。 所以古人一开始并不喜欢那些未经雕琢的玉石,因为那样的玉石无法体现出人的内在之美,就像一个人没有任何特点一样。只有经过工匠的打磨雕刻,玉石才会变得更有韵味。这就好像一个美女,脸上稍微打点粉化个妆都会变得更漂亮,但如果她本来就不怎么样的话,再怎么化妆也没用。因此古人把那些已经雕琢好的美玉称为「瑜」,而没有雕琢的石头只配叫做「瑕」。

「瑜」的本质是一类可以当做饰品佩戴的玉石,而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这类玉石之所以被称为「瑜」是因为它本身具备的美德,即能被工匠所接受并用于雕琢。 而「瑕」则是那些不能被工匠接受的玉石。由于不能进行雕琢,这些玉石也就失去了作为装饰品的作用,只能用来制作工具或建筑材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古代人把玉看得很重的原因所在。 其实现代人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古代人也差不多,不会有人专门去买那种看起来挺普通的石头来做首饰。 所以说,「瑜」的本质是「可以被雕琢的玉石」,「瑕」的本质是「不可以被雕琢的石头」,两者都可以用来形容美或者丑,只是适用的环境和语境不同罢了。

子玥格子玥格优质答主

“瑜”字属于“火”部,所以五行属“火” 《周易·系辞》中说:“乾为玉”“坤为帛”、“大亨者,德合天地之数也,故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行乎中庸,斯道矣。”又引《系辞传》云: “夫玄黄者,天之色;柔刚者,地之形。天高而静,故日清;地厚而动,故月满以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