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五行五行属什么?

蓬欣琳蓬欣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新百家姓》中的第149位 姓氏:卫、魏、韦、隗、尉 排名:207(2013年)

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弟康叔的封地河南商丘卫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及《广韵》记载:“卫,文王子康叔之所封也,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七世穆侯生厉侯襄,烈侯靖父,孝侯瑕,桓侯郑,庄伯出侯完,献公衎,懿公伋,惠公朔,怀公幽,公子开方奔齐,幽公弟出奔晋,成侯告复卫,庄伯卒,灵公迁朝歌,为魏氏所灭,惠公既亡,出奔郑”。

源流二 源于芈姓,出自楚王芈庄之子令尹子囊封于申邑,属于以国名为氏。申邑即后来的古申国[5](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北二十四里白河镇一带)。商纣时,申、吕是诸侯国之一。西周时期属西周公之国,战国初期属楚。至春秋中期后,楚庄王之孙楚共王熊审时,将令尹子囊封于申邑,称申子或申令尹(参见《左传·成公六年》),其后代子孙以先祖被封之地命姓为申氏。

得姓始祖:康叔。 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其弟周公旦于鲁,而封康叔于卫国,使为诸侯,建立卫国。卫国疆域大致在今河南东北部和山东、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区。卫康叔名奭,因是周公辅佐而立天子,所以又称周公奭,他是周初重要诸侯之一。公元前元年前2世纪中叶,卫顷公被秦所逐,徙淮阳(今河南淮阳),卫遂绝祀;前元元年(约公元68年)汉光武帝改淮阳国为沛郡,改淮阳县为卫县,并封其子刘植为卫将军,以奉康叔祭祀,自此卫又得以恢复国家名称。

故卫康叔为卫姓得姓之祖,被尊祀为卫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卫姓最早发祥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春秋战国时期,卫姓有迁入陈留者,汉代已有迁往山东者。东汉末年,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卫姓有迁至江淮流域者。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吴国境内曾一度出现了以卫为单位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因此吴国境内的居民大多以卫为姓;同时,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卫姓也有南迁者,但多流入江、浙等地。到了隋末唐初,由于中原地区连年战祸不断,卫姓有人迁居四川。唐代以后,卫姓有迁往福建者,宋元之际,又有北迁河北省涿州者。明初,山西卫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宁夏、北京、天津等地。清代以后,卫姓陆续进入台湾省。目前卫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江苏、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卫姓约占全国汉族卫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历史名人 卫 瓘(219~291年):字伯玉,东夷(今山东日照)人。三国时著名的学者,曾任吏部尚书等职,为人刚直不阿,屡谏太宗不听。后在八王之乱中被司马越杀害。 卫 铄 (272~349年):字茂仪,自号妹娥女子,东郡内黄人也,善楷书,师法钟繇,笔法精妙,被称为书圣。她所作《笔阵图》说:“每临大观,务求其善。既其有成,或者以为未矣.故当观诸范式,以定举止;观诸张颠,以知笔法;

观诸梁鹄,以悟布局;然后临习晋宋之书。”后人称其书为“卫体”。 卫 卓: 明代文学家。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编修。著《雪交斋诗集》。 卫仲卿 : 南朝梁诗人。幼聪敏好学,博通群籍。梁武帝天监中任太学博士,历任黄门侍郎等职。著有文集二十卷。诗作现存三十余首,大都描写男女爱情,风格清丽婉转。其中《豫章行》最为著名。 卫立煌 (1897~1960年):安徽省金寨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抗日名将。早年加入同盟会。先后参加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时,任第11军25师师长,在上海抗战期间率部坚守南京数日,保卫了首都的安全。抗日战争爆发后,参与指挥了淞沪会战和中条山战役,抗战胜利后又参加了对日反攻作战。解放战争中任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1948年被蒋介石授予远东盟军中国战区最高指挥官。1949年去美国,两年后回到香港定居。 卫斯理 :现代武侠小说家,笔名还叫倪匡。他在八十年代创作的卫斯理科幻系列影响深远,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卫兰 (1988~~):原名莫丽华,出生于广州,出身演艺世家,1岁随父母移居英国,8岁学习钢琴演奏和长笛,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医系,2005年参加香港《超级榜》获冠军出道,同年1月发行个人处女专辑《Dreams Come True》,同年10月在红磡举行首次个唱。代表作《我的记忆》、《大哥》、《夏日乐章》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