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对应的原理?

彭一鑫彭一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的面蛮多,不过大致可以归结起来问:古人怎么知道木火金水土的? 这个嘛~~~ 古人就是根据自然界的物象来划分的。太阳在天为阳,在大地为阴;春天为阳,秋天为阴等等。。。

阴阳是古人简单的划分自然法则的工具,他们发现,自然界的事物大都是有阴阳之分,并且相互作用的(当然也有个别的特殊存在)。 根据阴阳的理论,自然万物就可以分为阴阳两类,再用时间(春夏秋冬)和方位(东西南北)加以定位,这样就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都包含在里面并建立了相应的联系。 用阴阳五行来阐述宇宙规律是上古先民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它带有很大的直观性和朴素辩证的思想,虽然不够精确,也不够完备,但却是最简单直观的哲学思维。 这种方式经过一代代的口耳相传而被巩固下来,并在实际的生活中被不断的完善。所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理论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到战国晚期,列国纷争,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一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寻求治世之道,而阴阳五行学说也被推到了思想舞台的前端,出现了“五德终始”的说法。 以水德王的秦朝认为自己的朝代得自水德,应该继续水德的王运,于是大力推行水德,建城洛阳、修驰道、统一度量衡,甚至规定水作为祭祀品,以应水德王运。 汉朝建立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将阴阳五行奉为治国安邦之大道。于是在政治上,承袭秦制外,又制定了春秋决狱、三老制度等以合于阴阳之术;在军事上,汉初实行的和亲政策变成了出击匈奴夺取西域,也正好符合《淮南子》中提到的“奋武扬威,诛罪讨罪,攘地巡海,南征百越”的阳刚之气。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在这一时期,人们已经不再单纯的依赖阴阳五行来推测世事,而是将阴阳五行与谶纬之学结合起来,以希图从中找到安定社会、一统江山的方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