锽五行是什么?

权成根权成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鍠”字,《说文》释为“钲也。从金汪声”。段玉裁注云:“谓钲之无声者。《礼记·乐志》曰:鸣鞀柄以止歌。注:摇鼗鼓也,有柄。谓钲之有声者。”又引东汉郑玄注《周礼•大司马》:“鼖鼓,长三尺,广一尺;鼛鼓,长二尺,广一尺;鼖、鼛,皆以金合铸而为之……” 可见“鍠”是一种编钟,其形制大致与编磬相似,但尺寸较小。

这种乐器在春秋战国时颇为盛行,到秦代依然流行,汉武帝时期曾用于祭祀和朝会,唐代曾作为仪仗用乐。然而,汉代以后的文献中多称“锽”,如《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下》载“作钟声錞于以树之”,注:“錞于,乐钟也。形似覆盂,有纽,可悬垂。一曰锽。”又同书卷三十六《李延年传》载“作九华殿于紫宫之中……吹筚篥,铿鍧金石相应。”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晋灼语:“《集韵》云:‘锽,或作笛。’”“笛”即指“篴”(后省“竹”旁),即今天之竖笛。《南齐书•舆服志》还有“黄龙主振铃挝敔,驺虞执锽”的记载(“柷”与“敔”均为打击乐器)。可知“锽”在汉唐时仍相当流行。 “锽”字今简化作“响”,读xiǎng。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