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戏是指什么?
“五行”原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它们互相生克,不停地运动着。《黄帝内经》中称它为“五运”(运气学说),并指出它们的运行各有规律。 中医理论中把五行的概念应用于人体,认为五脏(心、肺、脾、肝、肾)如同大自然中的五行人分别对应了五种颜色、五味、季节等,从而产生了“五行相克”的理论。这个理论被运用到临床上后,医生们发现:人的体质有阳盛阴衰、虚阳上火和阴虚低热之分;疾病也有温病与凉病之别。这完全是根据五行相克的原理得出的结论——阳虚生外寒,是寒症;阴虚生内热,是热症;木(肝胆)克土(脾胃),是消化系统疾病;土生金(肺),是呼吸系统病变……如此等等。
如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待中医的“五行”说,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错误百出。但人们却一直沿用至今。这是因为,中医学是用宏观的、整体观念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它注重的是人体内环境的平衡。而微观的、局部的西方医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也就是说,中医用的是“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人体,而西医则更多地运用“还原论”的方法。二者从不同层面上了认识世界,因此很难相互融合。尽管中医不断融入现代医学的成分(如注射抗生素),而西医也吸收了少许中医的理论(如针灸麻醉),但这并没有改变二者的“本位”。换言之,中西医是在“异质”的基础上实现了“同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