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五行属什么?

庞旭斌庞旭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段注曰,“埭者,大堤也。今江南有此二字。” 《玉篇》曰“埭,土堰也。”“堨、堨埭,水堰。”“埭,壅水也。” 清·郝懿行云,“按堨字从土,谓壅土以治水之器具;埭字从革,谓治水平田之用具。盖一物而二名矣。” 又云,“吴中谓筑坝为埭,自江入淮亦曰埭。”

《集韵》曰,“埭,小堤,亦作堨。”“堨,堤坊也。或作埭。”“埭,水陂也。” 清·朱骏声曰,“今人筑塘以养鱼,谓之埭。”

以上所述,皆指“埭”之本义而言。其古字形从“彳”从“大”,表示人在堤上。本义是指用土石等物堵塞河道或水流,使其不能流通而积水成湖。如《庄子·秋水》:“夫水,启子也,百川灌河。”《楚辞·离骚》:“长太息而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再引申指堵截的水工设施,可移动的称“闸”,不可动的称“埭”。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建中四年五月……蔡州城东北八十里,有宛溪桥,阔一尺五寸。桥上有四埭,各十二扇门。”

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之一:“半山腰路接天关,两栈横陈似画阑。十二金钗都到眼,八公峰顶未曾攀。” 明·张岱《陶庵梦忆》:“余常舟行,见一人坐于岸上。舟近,则用片板为埭。” 又引申指阻止水流转动的栅墩。《庄子·秋水》:“坎止流动,而立乎不测。”章炳麟《新方言·土言》:“堵也,谓之埭。”

清·龚自珍《水龙吟·咏堤柳》词:“斜阳院落荒台,游丝牵惹,垂杨管领。” 再引申泛指堤坝、挡水的建筑物。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二:“雨脚如麻未断绝,愁人心下岁月迟。”

元·马致远《夜雨》曲:“早是凄凉昨夜风,更堪听、窗外疏雨滴梧桐。” 清·洪升《长生殿·偷桃》:“红蕤枕冷凤楼空,梦魂儿到处相逢。” 又指某些植物的藤蔓。宋·苏轼《送赵令》诗:“青帘低映市梁乡,红豆花开雪里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