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紫色是什么属性?

翁沅何翁沅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五色中,没有“紫色”这个颜色! 古代的“紫”指的是“绯色”,而现代的“紫色”则是由古文中“紫”的紫色和“红”的颜色混合得到的。 古人所说的“紫”是指来源于紫云石的紫色,这种云石产于齐国(今山东),有紫、赤、青三色,“青如靛”(蓝靛色),“赤如朱”(朱砂红色),“紫如绛”(深绛色)。其中,只有“紫”一种颜色是正色,用于帝王及贵族,而“红”“青”都是间色,是次于正色的颜色,用在王公大臣身上。

古书上经常看到“紫袍”或“紫绶”,那可不是帝王穿的。唐制,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袍,五品以上官宦之家子弟穿着紫衫,六品以下小官和普通百姓只能穿绿袍。明朝规定,三品以上的文官着紫袍,四品武官着绯袍。清朝则规定,五品文官着紫袍,六品以下文官着绯袍;四品武官着蓝色袍,三品武官着绿色袍。在古代中国,能穿紫色的,都不是一般人。

那么,为什么还要用一个很少见的颜色来表示高贵的含义呢? 我想,这是因为在古典中国文化中,紫色是一个尊贵颜色,因为它是尊天的颜色——天色。 先秦时代就有祭祀时“服玄纁(用黑布做外衣,以浅红色的布做内衣)”的说法,这浅红色的布就是“紫”。《礼记》中记载了古代天子祭天时,“冕而裳纁”,也就是戴着象征天子地位的冕冠,穿着浅红色的礼袍。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有记载:“(孔子)反袂拭面,涕泣沾襟。”这里的“袂”指袖子,“返袂”就是翻袖。孔子见鲁哀公,哀公问孔子是否愿意做自己的师傅,孔子十分感动,却由于身份卑微不敢接受,便“返袂拭面”,用袖子擦去泪水。 唐朝皇帝以“天下一家”自居,认为自己是孔子后裔,因此将孔子塑造成了一代明君的模样,还规定了孔子的服饰——“冕而裳纁”——与天子相同的服装。宋朝以来,统治者以“孝悌”为孔子定义,将其供奉在曲阜孔庙,每年的三月、九月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而孔子的服饰也从唐代的“衣裳纁”变成了宋代的“深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