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五行是什么?

越嘉雯越嘉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并广泛使用,但“五行”一词则是出现在汉代的典籍中。《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西汉戴圣整理制作的《礼记·月令》中也有“行出于五,水土居下”之语,这里的“五行”显然是指五种行为或五种德行。东汉王充在《论衡·阴阳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五行”是五行的观点,而将五行与金、木、水、火、土联系起来是在晋代郭璞注的《尔雅》一书中。至于为何将五行与金、木、水、热、土联系,至今仍是一个谜。 到了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注释《礼记·月令》时正式确定了“五行”为金、木、水、火、土。宋代郑樵撰著《通志·五行之属》,明代医书《黄帝内经素问注》,清代医学家张志聪注《黄帝内经》等,所论均继承了这一说法。

现代科学证明宇宙是由物质和能量构成的,物质的四种基本形态是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由电子和大阳子构成)。这正好与古代的“五行”相印证,因此有人提出古人可能是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发现了这一规律而创造了五行之说。但也有人对此说持怀疑态度。 有学者根据我国少数民族使用“五行”的记载推测,“五行”可能来源于古代巴蜀地区。因为在秦统一中国之前,蜀地就已经使用了“五行”的说法。而且秦灭汉兴之后,这种纪年方式传入中原并被汉朝继承。不过这种说法也未能得到证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