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取名按照五行?
“五行”最初是用来比喻多种物质,或说明多种事物的存在状态;而后来用来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这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构成要素的一种朴素观点,它是建立在原始宗教和巫术基础上的。 “五行”说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认识,《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一属天地之性(天),四属万物之源(地)。 ”
在《洪范》看来,这五个基本元素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为五大类: 水、火、木、金、土。 后来,人们又把“五行”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心(火)肺(金)肝(木)肾(水)脾(土) 并用“五行相生相克”来说明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可以用“五行”来描述或者说明。 在中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五行就是五方、五味、五色、五脏、五志等。 五方指的是东西南北中的方位,它代表了四季气候的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东为春季,南为夏季,西为秋季,北为冬季,中为春夏交接之际。 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它的变化反映了饮食结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五色对应的是青红黄白黑,它在养生方面主要反映在服装色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青色主春气,适宜穿着以青色为主色调的衣服;赤色主夏气,适宜穿着红色调的衣服;黄色主秋气,适宜穿着黄色调的衣服;白色主冬气,适宜穿着白色调的衣服;黑色主冬夏之气,适宜穿着黑色调的衣服。
五脏与五志有关: 心为君主之官,心火旺盛会产生心烦、失眠等症状,这时需要清心泻火; 肺为娇脏,最怕炎上,故有“肺病宜润肺”之说; 肝为将军之官,若肝火过旺,则会出现头胀、头痛、口干舌燥等症,须要清肝泻火; 肾虚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二者病因不同,但都具有“虚”“寒”之症,补肾阴需食用韭菜、鸭肉、乌龟肉等温热之品,而补肾阳则需食用羊肉、猪肚、核桃仁等具有温阳作用的食物。 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其他问题,也可以通过“五行”得到解决。例如,家里小孩爱吃水果却不爱吃蔬菜,可以通过多吃肉来增加营养吗? 答案是否定的!五行中最合理的饮食结构应为五味调和,也就是说既要保证荤素搭配,也要确保寒热适中。偏食容易导致某一种元素过量或不足,打破体内的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通过调整饮食的结构,做到均衡营养才是王道。 再者,生活中有些人特别爱生气,一点小事就能让他怒气冲天,中医认为这是肝气郁结的表现。要想让心情愉悦,可以常吃些具有疏肝理气功效的食物,如橙子、佛头花、玫瑰花等;也可以练习瑜伽、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项目来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