訮五行是什么?

穆君红穆君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訦言,讠字旁。五行为火。 《康熙字典》:【午集上】【言字部】訦 ·康熙笔画:9 ·部外笔画:4 《广韵》直真切《集韵》迟邻切,音辰。《玉篇》信也。《集韵》诚也,信也,辞也。或作詀。通作宸。 又人名。明永乐中有人姓名訦保。见《永乐大典·卷十四·歌集之四·满江红》。

又方言。《玉篇》江东谓语助词日訦愖。《集韵》儋忱切,音辰。江东曰訦愖,或作詀訦。

又《集韵》《类篇》𠀤时仁切,音申。亦作諴。《说文》:諴,和也。从言,咸声。《类篇》:諴,美也。与善同意。

又叶殊刀切,音捎。《庄子·秋水篇》儵鯈乎,而往不反。《楚辞·离骚》儵而来,忽而去。

说文解字:[3]【卷三·言部】訦 訦,大言也。从口,辰声。○凡訦之言,皆曰謵。讋,讋訑,讋詑,皆訦詑也。传言之言,称言之言,皆謵也。陈,述也;谌,实也。凡陈、谌之音,皆謵也。  又叶之廉切,音占。《前汉·王褒传》:皇天嘉之,佑而无殃。群公奉职,厥咎莫禳。  说文解字注:(訦) 大言也。周礼。阍寺掌王之大言之赞。註。告令於天子之辭也。疏。大言者。自脣角至牙舌之间。有声而出者也。言辞非此不止。谓之訦。辰聲。  从口。辰聲。古音在一部。今音在三部。读若辰。(讋) 讋訑。从辵。叚聲。止耶切。读若沓。本作達。引申為詐欺。又作達。(讋詑) 从口。他協切。與喋通。讀若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