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五行指什么?

冯培元冯培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简单点说吧,道教的宇宙生成论有两大派别。一为《淮南子》高诱所著,为后世道书所本。认为世界先有清浊之气,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落为地;天包水,水环流,形成天地之间的虚空。此即“清气为天,浊气为地”的“元气说”。另一来源于《庄子·秋水篇》“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这里说的海水,是指海面上的波浪之水,而非海底之水深。以此水喻道,说明道的本体是运动变化、生机盎然的。这种以水喻道的方法在魏晋玄学中极为流行,被称为“流水自然义”。由此而衍生出“先天一气”、“真空妙有”等道家哲学,并在内丹修炼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种源于《庄子》的“元气说”与《淮南子》中的“精气说”不同。它强调宇宙的本体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流动性的物质,它是万物生长的本原和根源。人的身体也是由这种流动的阴阳二气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人身小天地”。 《周易·乾凿度》云:“夫大道甚简易,生天生地,神仙之道也。”这就是说,大道是简洁明了、生动活泼、富有生命的。这与上述两种宇宙起源说是大异其趣的。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人之死,气之消也”(《庄子·知北游》); 《周易·系辞》:“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二气感应,相求而莫逆。” 这里说的“气”不是自然界的风云雾雾之气,而是比喻宇宙本体,它在道家哲学中具有多重含义,可以称之为“道气”或“太乙含真之气”。这种道气是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所以道家崇尚“气”,认为“人受命于天,在天为日,在地为根,在人身为五脏。故五脏中,心主神明,肺主气,肾主骨髓。故善养生者,必先知养气。”(《诸病源候论》)“能知养身之本者,则神不劳,形自葆,气自如,各从其运,百病不生。”(《摄生消息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