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字五行属什么?

毛宴宾毛宴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聒”字的五行属性,应该根据其读音来判定,因为汉语大词典收录的古代文字多采用直音法标注读音,现代文字则用汉字标声调。 “聒”字古代读guō,《说文》:“聒,噪也。从舌,告声。古文作‘诟’。”“诟”字古读guò,见《广韵·候部》;也读hào,见《集韵》。《尔雅·释言》:“诟,恶也。” 清·段玉裁注:“今人谓言语嘈杂为聒噪。故诟字之音今俗读若果。”可见“聒”字古代的读音和现在差别并不大,因此可以判断它的五行属性是木。 但是如果以形补形的传统观点来看,“聒”字左半边为“舌”,“舌”字在周易象数中属上离下兑,为火;右半边为“告”字,“告”字在古代多指打官司之类的言辞,属金。所以“聒”字的五行属性的判断就显得很复杂了——有说是属火的,有说是属金的,也有说是属土的,各种说法都有。 但其实只要明白了汉字造字的方法及原理,这种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在古代,很多字的构造是有规律的。比如“聒”字左边“舌”的字义与右边“告”的字义是完全无关的,它们只是同属于一个意思范畴而已——“舌”字表示的是一种行为,“告”字表示的则是这种行为导致的结果(或者说“告”字所记录的言辞属于“舌”字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所以“聒”字其实就相当于两个意思相近的词叠加而成的一个新词。

我们知道,任何词语都可以分解成词素,而任何一个字都是构成词素的元素。所以“聒”字就可以这样分解为“舌”+“苦”+“告”。其中的“舌”和“告”字都比较好认,但是“苦”字就需要说一说。这里面的“苦”字不是指味觉的意思,而是指一种声音——即像哭一样的声音。这个“苦”字是“口”加“古”,这里的“口”表示发音器官,“古”表示的声音。整个字的意思就是把发出类似哭声一样的声音通过口腔表达出来。

“舌”、“苦”、“告”三个字都属于现代汉字的常用字,它们的金木水火土的属性都可以查到。那么“聒”字的五行属性也就很明确了——它等同于三个属性的和,也就是属木。 再补充说一下,汉字中的很多偏旁部首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的象形符号或符号组合,这些偏旁在字义分析、文字学研究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上面所说的“舌”字属火,“苦”字属水,“告”字属金,这只是现代汉字学的结论。而在古老的汉字系统中,这些偏旁可代表的字义远远不止如此。上古汉语中,“舌”、“言”、“士”都经常用来标记第一声和第二声,也就是说它们所记录的声音带有明显的唇色特征,所以属于示部;而“苦”字对应的字形在古代除了表声音之外还常表示“脚”的意思——即“胫”、“跂”等字,“胫”属骨部,“跂”属之部。所以“聒”字在古代属于骨之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