萾五行属什么?

唐善文唐善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讲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原文大意是: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和人体的生理周期律,合理节制饮食、作息有度不妄加劳作,因而身体和精神都能够得到调养而尽得天年,活到一百岁); 同时《黄帝内经·五癃津液别篇》讲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多;冬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溢。”(大意是:夏季天气热,衣服穿得多,皮肤毛孔张开,出汗就增多;冬季气候寒冷,皮肤毛孔闭合,气滞湿气不能正常运行,水液就停留积聚) 在中医理论中,人与天地自然是相通相联的。

个人认为《黄帝内经》中的这段话不仅适用于养生,而且也适用于疾病预防与治疗。 “法于阴阳”——是指人体应像自然界一样阴阳平衡。“和于术数”——是指动静调节(劳动+休息=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懒惰成性也不应该蛮干累瘫自己,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运动的时候就动动(适当锻炼而不是运动过量)。这样才能达到“形与神俱”,也就是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双重收获。

具体到“五行”“五脏”而言,我认为它只是一个工具或模型而已,真正重要的是“阴阳调和”“形神合一”。正如《黄帝内经·灵兰秘典》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所以学习中医首先应明阴阳、合水火,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理解和运用五行相生相克。

否则本末倒置,不知五行之源只在阴阳,那么即使学再多年也只不过是掌握了一个机械的记忆公式罢了,无法真正理解中医的内涵! 五脏六腑也是一样,脏腑本身并没有精神灵魂之说,所说的“魂魄意志”不过是古人根据阴阳升降、精气运行以及睡眠觉醒等自然现象拟定的脏器功能活动指标,是我们认识整体生命过程的一个维度,这个维度很重要但却不是全部,也不能颠倒过来认为只有精神层面才是重要的。如果只知机械地背颂脏器功效而不注重观察和分析它们在阴阳变化过程中的状态,那和死记硬背五行属性又有什么分别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